|
陈雅博:用设计思维思考需求的痛点 ■文/台湾Pebbo设计咨询创始人 陈雅博 采访/本刊记者 蔡丹娜 在中国From EMKT.com.cn台湾,有一个特别的创新设计咨询公司,你也许还没有听过它的名字,但当你越了解它,越会爱上它,他们有趣的文化,他们专业的研究和咨询能力,以及他们的价值信仰。这家公司叫Pebbo. 台湾Pebbo设计咨询创始人陈雅博,曾服务于IDEO7年,包括5年在美国IDEO和两年在上海IDEO。2011年他回到台湾成立Pebbo,希望帮助亚洲企业在组织内实践创新文化,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他合作过的客户包括宏碁、三星、腾讯、玉山银行、Yahoo奇摩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等。 有人问他什么样的人适合创新,他的回答是“一定要总是充满好奇心(Always Curious),同时具备同理心(Be Empathetic),要谦虚(Stay Humble)”。他很喜欢日本人用“初心”这种讲法,因为有太多的事情他还不懂,有太多的事情他还要尝试,所以他要永远保持一颗初心面对世界。“真正了解这一切你才能创造价值。”他说。 以下为本刊记者对陈雅博的采访实录。 Pebbo是一家创新策略咨询公司,我们与许多行业的企业合作过,譬如雅虎台湾、国泰航空、KK公交等,我们做的项目范围很广,从社会产品的设计、行销产品的设计,到新产品的产品策略和商业模式的思考和设计,主要通过以人为本的商业流程帮助客户做业务。我们推崇设计思维,这是一种做事的思维方式,可以运用于不同的产业。 设计思维是解决未知的未知 设计思维是什么?如果真要把它具体化,或许可以通过一个对比去理解。我们擅长做的事情,是让一个已知的事情很有效率、快速而准确地获得答案,这是我们最擅长做的。但是为什么美国硅谷这种设计思维今天这么困扰我们,因为它常常要解决的问题根本连问题都不知道是什么。我们没办法应对未知的问题。因为要解决未知的问题要先把问题定义清楚,然后再解答,而我们习惯了为一个已经被定义的问题做解答。所以遇到未知的问题,人们就会非常困扰。 我们没办法面对一个未知的问题或一个不确定的东西,但是创新的本质却正是未知、不确定和风险,因此很多时候,要创新时,要怎么面对这些事情,要用怎样的态度和方法面对,就变得很重要。 因此,学会“开放”和“收敛”很重要。设计思维有两个流程,一个是发散,一个是收敛。做研究时,要发散,要看得很广。梳理研究结果,却是一个收敛的过程。做头脑风暴创新是一个发散的过程,做测试验证想法是一个收敛的过程。开放和收敛都很重要。而“开放”往往是我们比较缺乏的,很多人一开始就想用分析的思维把问题整理出来,但这样做很多时候会把重要的问题忽略掉,会错过一些未知的东西。 美国9•11事件后,美国国防部长提出“了解未知的未知”(Unknown Unknown)。有些未知是我们自己了解的,但有些未知是连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都不知道。这就是创新有趣的地方,有时候,人们就是在探索解决一个未知的未知。 而在未来,设计思维能力决定了企业对迅速变化市场的应对能力,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如果有设计思维能力,可以不断知道用户需求需要和变化,市场怎么改变;第二,可以不断通过快速验证尝试,修正自己的产品,更符合客户的新需求。 设计思维要重“设计”更要重“思维” 关于设计思维,现在很多人重“设计”而不重“思维”。因为很多企业对于“设计”的认知还在起步阶段,没能很好理解“设计思维”,可能一听到这个词就想到产品外观,或者客户使用感觉。但设计思维真正需要思考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它和我们头脑中的思考方法和价值观有关。我在做设计思维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给设计思维列出了很多步骤和流程,但整个项目看起来总是缺少什么东西。即使按照流程一五一十做完了,总觉得缺乏创新的能量,结果不尽人意。其中的原因在于,设计思维项目做得好与坏,区别还是在于思维模式。 好的思维模式,要做到三点。第一,有好奇心。我们会不会彻底探索一些事物,寻找表面之下的深层意义。对于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多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子?能否更好?第二,要有不怕失败的勇气。做设计思维会遇到很多创新项目,很难预知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会胆怯,因为他们一定要有能得到答案的保证才做事情。第三,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不要太注重个人的成就和表现。要学会在一个多元背景的团队中和别人合作,有开放性的思维,而这一点往往是许多团队缺乏的。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