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疑“文化”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白酒走过了从平静到喧闹的历程。毫无疑问,以酿造技术竞争、产品质量竞争、广告轰炸、通路挤占为特征的经营模式,支撑了中国白酒企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创造了中国白酒的辉煌,也创造了白酒“烧钱”的天方夜谭。到了今天,这些模式的能量已经被大大小小的中国白酒企业挖掘殆尽。随着市场容量的饱和,消费者的觉醒,其他酒类产品的挤占,白酒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于是,“文化酒”的概念应运而生。——与其他成熟产业追求规模经济而进行的大规模兼并重组不同,白酒行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于是,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酒厂,便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突围”声,“洗牌”声。中国白酒究竟该如何突围?中国白酒究竟该如何洗牌?白酒行业就象一个醉态可鞠的酒客,在跌跌撞撞中前行。 自从有了“突围”之说,“文化酒”的概念便粉墨登场。围绕着所谓的“酒文化”,一幅字画、一处陈迹、一眼泉水、一段传说、一个名人,都成为文化的代表。矫饰伪诈之风,可谓登峰造极。但是折腾了许些年,仍然是热闹多多,佳作不见。然而它却启示人们,白酒仍然存在着某种未知的价值有待于开拓。 业内人士不断地呼吁文化酒,许多品牌高举着文化的大旗,可是,究其根源,究其实质,都是粗浅模糊的概念游戏——甚至是“挂羊头卖狗肉”。 所谓的“文化酒”、“品牌文化”的概念,其实是品牌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体现品牌与历史、品牌与时尚、品牌与消费者的联系度方面的价值。从文化本身的涵盖的范畴来说,她是一个歧义很大的概念。它可以是一种历史的积淀,也可以是一种民风的写真,也可以理解为某种情感的张扬,其中包含了人类所创造的精神因素。如果没有深刻领会文化的精髓,没有点文化的实质,白酒业也就无法以“文化”突出“重围”。 泸州老窖可以说是文化的先行者,但是,他们高举几年的文化营销大旗,却没有见到品牌形象、企业形象从老化走向新生。“天下第一窖”比不上“天下第一坊”;“国窖1573”在市场的表现也是不尴不尬;众多的老产品,头曲,二曲依旧在市场上缺乏表现力,缺乏张扬——大旗下面的品牌总是显得羞羞答答。文化营销怎么啦?在文化的角度上,白酒的内在价值就其形式而言,体现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状态;就其内容而言,则是品牌生命的跳动,它积淀了传统、超越了现实、启迪了未来,流淌在一切的生命活动之中。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白酒因成为凝聚生命意旨的标识,传递价值信息的媒介——这是文化的根本。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