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企如何突破成长瓶颈 美国动画片《狮子王》里有一段情节,土狼们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羡慕地看着狮子们在阳光明媚的大草原上,威武地、自由自地的捕食,不禁非常感慨:我们是生活在食物链的下游啊。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中国的民营企业就有点像是《狮子王》中的这些土狼,在全球的产业链上只能吃点残羹冷炙,他们多么羡慕像索尼、微软、通用这些公司健康的生存方式啊! 经过20年的洗礼,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但现在普遍感到成长的瓶颈和成长的极限,他们正面临一次艰难的转型,如果转型成功,他们有可能会成为自由自在的狮子,如果转型不成功,要么恐怕只能像土狼一样艰难度日,要么被淘汰出局。 第一种情形,有很多的民营企业长期处在产业链的最下游。比如说,简单的组装与装配,中国的VCD、DVD、电脑等行业大抵如此,核心的知识产权都掌握在上游的跨国公司手中,自己只能赚个加工费。由于处在产业链的下游,就意味着产业的门槛不高。当这种行业有钱可赚的时候,就会有大量企业蜂拥而上,结果导致供大于求,而且各个企业的产品基本没有什么差异,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恶性的价格战。 到了这时候,行业内所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会成为难题。这种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布局,导致企业根本没有核心的技术能力来保护和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种情形,企业在产品线里也是居于下游。 很多企业不仅在产业链里居于下游,而且在产品线上也是居于下游。就像电视机行业,中国电视机的制造能力是世界第一,但生产的大多是低端产品,我们的电视打不进欧美的高端市场,而日本的高档产品仍然控制中国的高端市场。结果就是,索尼公司卖一台彩电的利润是中国企业一台彩电利润的10倍。这也造成企业无法形成积累,也就没有了未来成长的基础。 第三种情形,有些民营企业已经在一个比较小的市场区域内或某一个产品领域做到领先者的地位,但这时发现,成功的经验无法拷贝到新的更大的市场或新的产品领域。 有的企业在一个省到几个省,或者在全国市场都是领导者,但缺乏一种向更大的空间去延伸的能力,它的能力无法将它在现有市场的成功拷贝到其他市场。 国内饲料业中,目前形成了一些区域性寡头,它们很想走出去,但是积数年之力,几乎是无功而返。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原因,我觉得与其说是产品技术的落后,更不如说是营销管理的落后。也就是说,无法驾驭全国性营销关系。 中国的家电企业在中国市场已经居于绝对的控制地位,像电视机,就产品而言,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但在进入国外市场的时候,碰到的困难很大,花了很多精力,很难打进国外的营销网络。 从产品角度看,许多民企都遭遇到了多元化的陷阱。无论是以品牌延伸方式的横向扩张,还是以垂直整合方式的纵向扩展,常常以失败告终。多元化失败的背后,隐藏的是深层问题。 第 1 2 3 4 5 页 下页:为什么韩国掌握全球竞争力的速度比中国企业快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