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2年空调行业价格战特点透析 从2000年海信首先挑起的“工薪变频革命”到2001年的乐华“压缩上游资源”及奥克斯的“爹娘革命”,空调市场的平均价格水平已整体下调了30%——40%左右。2002年2月26日,格兰仕率先举旗降价后,奥克斯、科龙、乐华、威力等企业纷纷跟进, 引发了2002年空调大战。 从长远来说,空调价格下调是不可避免的,原因有三。一是空调器行业需求弹性大,而供应弹性小,很难平衡供求关系。这几年虽然总的趋势是空调器行业在快速发展,但如果遇到经济不景气和气候异常,就可能出现需求萎缩,或者增长速度减缓。二是,空调器行业发展潜力逐渐减小使企业竞争压力逐渐增加。三是目前国内的空调行业供大于求的状况难以改变,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是导致厂家、商家竞争手段基本雷同的主要原因。 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综合今年1-4月空调器行业降价行为的特点如下: (1)、二线品牌挑起价格战——格兰仕、奥克斯、科龙、乐华、威力等二线品牌率先降价挑起2002年空调价格战,格力、美的等一线品牌虽然没有公然降价但也在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参与降价。 (2)、空调行业的价格战是日趋理性——去年家电市场争议最多的话题是价格,今年企业的竞争日趋理智,众多企业对服务、承诺等等的关注程度并不亚于对价格的关注,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空调大战,可能是相对的价格战与相对的服务战、相对的品质战相结合的一种竞争态势。降价将只是相对有效的战术性的促销手段,只是厂家和商家整体性市场战略的一种辅助性的手段,不会是一种战略性的市场行为。通过中企调研监测网广告统计可以看到,今年空调器生产企业的促销广告相对以往,表现的比较务实,厂家和商家的终端促销更注重对消费者服务的承诺,注重对产品品牌的推广力度以及对产品本身技术或者质量的强调。 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目前空调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严重,而消费者则希望厂家和商家能够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在不能满足前者要求的情况下,如果能在促销中做好个性化的服务,消费者也能欣然接受。因此在具体的空调产品促销中,厂家和商家应多一些务实,加强对产品个性化服务和产品品牌的宣传,把对概念的炒作作为一种必要的补充。 (3)、商家在价格战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波助澜作用——顺着2002年1-4月空调行业价格战的脉络走下来,我们不难发现:商家在价格战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波助澜作用。有关人士认为,今年的空调大战实质上是两大战场:商家对商家,品牌对品牌。我们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是完全没有依据,国美、雅泰等大型家电销售商纷纷推出特价机,在价格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催化作用。如:4月9日,国美电器在北京举办了“2002年空调流行趋势发布会”,并与十家空调知名企业签订了订货单:海尔空调2.8亿元,海信空调2亿元,美的空调2亿元,LG空调2亿元(定制机型30000台),乐华空调2亿元,长虹空调1.8亿元,科龙、华宝空调1.58亿元(定制机型13000台),夏普空调1.2亿元(定制机型10000台),松下空调1亿元。共计17.58亿元。国美称,今年销量要由去年的40万台提升至100万台。充分利用包销、定制、买断等独特业务手段,以价格优势启动市场。雅泰也推出三十款特价机,并推出“买空调满1000元送现金200元”活动。 综上所述:未来空调市场的争夺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上,而更多体现在产品的技术与服务上。家电市场的竞争将从单纯的价格战升级为对技术、质量、价格、服务和零售终端竞争等多题并存的格局。同时,商家的竞争也将更激烈。在看到了彩电业经历了价格战后的萧条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空调器行业的价格战将会更理智。 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北京中企传播公司市场研究员;联系电话:010-65590290;电子邮件: qxjw2001@26.net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