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培育式营销思维:情绪价值营销
“什么?全网最低价?去你的,全网最套路还差不多。 啥?明星代言?当我傻吧,还明星代言?代言费都摊在我头上了吧? 亏本大甩卖?哈哈哈,你听你们听,亏本,大甩卖?好笑。” 瞧见了吧,傻眼了吧,这届年轻人越来越难哄,他们天生自带一套反传统套路系统。 艾瑞最新报告显示,当代年轻人的购物车比他们的恋爱关系还复杂——平均16.8天才能完成一次剁手,比三年前多了4.8天。这届消费者早已不是「你夸我就买」的傻白甜,而是进化出你看不懂的疯癫式消费习惯。 权威数据显示:78%的z世代承认,买了很多让自己开心但没用的东西,比如,虚拟情感载体的数字藏品“敦煌飞天”,比如,解压型治愈系物品“会叫的捏捏乐” 根据艾瑞咨询《2025中国青年消费趋势白皮书研究得出:z世代在非必要消费上的年均支出打1.8万元,其中,37%用于购买“让自己开心的无用之物”。 所以,十年前让你为豪的“中国驰名商标”和“销量遥遥领先”的干煸营销From EMKT.com.cn大菜完全不能提起这届的一丁点胃口。他们只会自己的情绪买单。 你说“采用德国进口工艺”→ z世代想知道「能治我的社恐吗? 你说“360°全方位保护”→ z世代想知道「能让我发朋友圈被夸吗? 你说“超长待机100小时”→ z世代想知道「能让我追剧到睡着吗? 他们不关心产品怎么样,重要的是要有治愈感和被理解的感觉, 情绪价值缺失的3大扎心真相暴击:当代年轻人买的不是产品,是能发朋友圈的谈资,解压神器,深夜emo的安慰剂。 让这届消费者越来越难哄,是因为你把哄做成了哄骗的哄,如果哄到让他们笑着付款?注意,哄人开心的哄。那么,营销的手法不能传统,要“对话式营销思维。” 比如,打造情绪树洞:奶茶店推出“情绪回收站”,消费者可以把烦恼写在便利上投入回收箱,兑换“解忧奶茶”一杯。比如,非理性共鸣营销:卫生巾品牌发起“拒绝月经羞耻”快闪活动。服装店的“最丑搭配大赛”。比如,反套路式广告:某泡面品牌拍了支“吃了会变丑”的广告,结果全网疯传。比如, 自黑式运营:某奶茶店官微每天发“今天又有多少人因为喝我失眠” 这届消费者讨厌高高在上的像他爸妈的感觉,z世代想要被理解,喜欢和他们疯癫的人一起玩。 然而,传统营销思维,只在产品上说事,z世代营销思维,要把产品想象成有性格的朋友。比如,傲娇毒舌型,温柔治愈型。事实上,产品不应该成为没有温度的产品,每一款产品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性格。产品有了性格,情绪价值自然就有了超级链接。 这届消费者并不是越来越难哄,他们只是在告诉品牌:“别跟我扯那些虚的,要么让我笑,要么让我哭,要么让我觉得自己是特别的”。这充分说明,这届消费者不消费产品,而是消费附加在产品上的某种情绪价值。他们讨厌说教式的品牌,讨厌王婆卖瓜式单向输出型营销。 这届消费者,只买让自己开心的无用之物。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 z13618594075@12.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