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OEM转型自有品牌须先思维转型 因工作的关系,最近几年陆续接触了一些OEM转型自有品牌的企业,绝大部分企业转型失败,转型成功的非常很少。 经深入沟通,发现这些转型失败的企业有个共同之处,几乎都是以“产品+经销商”的方式运营自有品牌国内市场:组建一个团队负责自有品牌业务,在原有OEM产品中选择部分产品作为自有品牌的产品,在原来出口商标的基础上做包装设计和产品资料,然后派销售人员到全国各地开发经销商。 另,部分企业还存在以下现象: 1、用对待欧美人的方式来搞定中国人。长期跟欧美人打交道,习惯了欧美人简单直接的习惯,有的老外来到公司甚至连饭都不用你请,但这种方式跟国内经销商打交道可不行,国内经销商会认为公司不尊重他,不重视他。 2、用简单贸易方式运作需深耕细作的自有品牌。渠道建设不是找到经销商,渠道就建设好了,从代理商,到分销商,到终端,到顾客,需要全程的服务。品牌建设也需要持续、精准的市场投入。 3、以OEM销售目标为依据制定自有品牌销售目标,这是最常见的错误。OEM业务30个人可以做10个亿的生意,自有品牌销售30个人1亿的销售回款都难。自有品牌销量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在没有任何市场基础条件下,想快速发展不太符合规律。 4、用OEM的投入产出来衡量自有品牌业务。做OEM当年盈利是常态。自有品牌业务则不太可能,投入周期长,投入环节多,起效慢,需要有耐心等。 凡此种种,表明老板或自有品牌负责人还没跳出OEM思维,还是以OEM思维运营自有品牌业务,不失败才怪。 我们先梳理OEM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如何到终端顾客手里的。 OEM出口:国外品牌商订单——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海关报关——结汇——国外品牌商仓库——国外经销商——国外零售终端——国外顾客。 OEM内销:国内品牌商订单——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结算货款——品牌商仓库——经销商——零售终端——顾客。 在这个漫长的价值链条中,OEM业务只要运营到结汇(结算货款)这个环节就结束了,产品如何从品牌商仓库到终端顾客手里,OEM企业无须考虑。 OEM企业与订单客户只是简单的贸易关系,只需利用自身的制造优势和成本优势把控产品质量和价格就行了。市场、渠道、终端、顾客、服务等环节都是订单客户在运营,所以OEM企业没这方面的意识和经验。但自有品牌运营就完全不同了,不仅是产品、价格,原来由订单客户运营的市场、渠道、终端、顾客等环节现在都要自己来运营。 国内大部分行业现在已经是存量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自有品牌进军国内市场,作为后来者,没有品牌认知,没有渠道基础,没有运营经验,还缺乏国内市场运营的机制及熟悉国内市场运营的团队,一切从零开始。 自有品牌国内市场运营是一项系统化的大工程。竞争对手是谁,顾客选择自己而不选择竞争对手的理由是什么,原点市场在哪里,渠道该如何布局,如何高效的建设渠道,如何有效激励渠道成员,如何高效的在顾客心智中针对竞争对手获得优势认知,使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等等,都须深思熟虑。 即做到如《孙子兵法》所说的“胜兵先胜而后求战”,避免“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要做好这些,需要外部思维,需要竞争思维,需要定位思维,需要战略思维。所以转型要成功,企业老板和高管须先思维转型,以外部视角塑造差异化战略。 谷马昌,战略营销From EMKT.com.cn顾问,甲、乙方经验,践行定位理论15年。 20年制造企业营销实战经验,历任外资、民企营销总监、营销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精通战略定位、营销战略及产品策划、渠道建设、品牌建设、营销管理体系优化等板块,重规划,强落地,具备系统营销思维(微信:13902491470)。电子邮件>>: gumc2008@16.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