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企划与广告 > 企划观点 > 市场上没有绝对的好桶

市场上没有绝对的好桶


《智囊》, 2002-06-18, 作者: 维客, 访问人数: 3242


  要求企业成为绝对意义上的“好桶”,这只会将经营者引入完美主义的极端。“木桶理论”在中国独特的市场条件下,无论是对策划人还是经营者来讲,首要考虑的并不是如何修补“残桶”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残桶”在一定的时期内承载更多的“水”。  

“木桶理论”的误导

  策划界有一个流行的“木桶理论”:认为企业营销运作的能力就象是一只木桶,它由很多木板组成。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一块木板。因此在实际的营销策划过程中,策划人首先应该协助企业找到运作体系中影响企业总体盈利最短的那块“木板”,通过补好“残桶”,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营销能力,达到最终的销售目的。 

  但实际情况是 :国内最需要策划的企业,通常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可他们需要策划人的真实目的,却是在现有条件下去解决企业面临的诸如资金匮乏、产品积压等生死存亡的问题。 

  象这种情况,跟企业再大谈什么“修好木桶,再去装水”的道理,似乎有些不尽情理了。毕竟企业已没有足够的时间与资金去进行自我改造。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纵然与企业经营者的观念落后有关,但以往策划人“包治百病”的过度炒作是否也给企业增添了某种误导?否则,何以大多数企业总是在穷途末路之时,才想起策划人,好象依赖策划才是其走向绝路之后的最后一张“王牌”呢? 

  诚然,市场上的“残桶”林立确实是中国的国情,撇开“残桶”产生的原因不谈,我们必须意识到:策划人只有立足于这一具体国情之上,才有生存的权利。 

  就此而言,“木桶理论”在中国独特的市场条件下,对策划人来讲,首要考虑的并不是如何修补“残桶”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残桶”在一定的时期内承载更多的“水”。 


1 2 3 4 页    下页:用“残桶”装水(1)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我的市场企划感悟 (2002-01-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锋)
*企划作业过程 (2001-12-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何足奇)
*企划人的九阴真经 (2001-12-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何足奇)
*理解企划 (2001-12-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何足奇)
*企业的产品企划 (2000-06-30, 《销售与市场》1996年第八期,作者:乔均)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2 0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