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名牌:在WTO尺度下考量 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于2001年9月正式公布首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类别和企业之后,第二批的评定工作也即将结束,新的“中国名牌”即将公布。笔者清楚地记得,在首批“中国名牌产品”公布之后,获证企业如获至宝,利用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终端、户外等各种手段铺天盖地地宣传炒作,甚至有两家同时获得证书的同城兄弟因现场促销问题差一点大动干戈。 在中国已经进入WTO之际,国家目前花费精力评选这么一个“中国名牌”,它所蕴涵的意义在哪里?获证企业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这个奖项?评上的和没评上的众多企业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当首批“中国名牌”颁出的时候,看到那么多的获证企业进行自我宣传近乎疯狂的地步,笔者不仅没有激动,心里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更有一种些许的忧虑。 应该说,国家开展这项活动,具有深刻的意义,其目的就是要弘扬和扶持民族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最终推动企业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而且从评定的结果来看,“中国名牌产品”评定的权威性是很强的,的确代表了国内优秀企业及其产品的现阶段水平,显示了我国企业素质和产品质量的可喜进步。 然而,当我们再冷静地思量,就会发现,“中国名牌产品”推出之时,正是中国面临“入世”之际。从WTO的大尺度来考量,看一下中国的品牌与丰田、摩托罗拉、柯达、宝洁、可口可乐、惠而浦等外资品牌的对比,我们显然应当少一些“自我炒作”的激情,而必需多一些“准备应对”的理智。纵观一下几大行业的处境,至少在现时,我们还远不到功成名就、高枕无忧的时候,甚至可以说保持必要的忧患意识才是恰当的。在感光行业,柯达和富士在按照既定的方针侵蚀着国有品牌的份额,洗涤用品行业的宝洁与联合利华当仁不让地在中国攻城略地,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使不少曾红极一时的民族碳酸饮料品牌人仰马翻。所有这些,对我们每一位企业经营者都是一个警醒! 目前我国企业在有些方面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两个市场”已经相通,但中国“入世”后所面对的世界品牌的竞争与挑战已经掀起一个波峰,其来势和力度也已经超过以往,汽车行业的国外品牌市场份额的节节攀升而国产品牌被迫降价应该看成是这种竞争的一个前奏。因此,我们只能以WTO背景下的国际品牌为参照尺度,在各个方面加紧做扎实的准备应对工作。 目前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主要是靠贴牌出口,很难也极少拥有自己的品牌。比如中国某个家电制造商多年来一直为沃尔玛制作的小冰箱就是租用美国MAYTAG(美泰克)的Magic Chef(神奇的厨师)的牌子。在历届出口产品交易会上,国内企业之间为了争取定单更多地表现为国内企业间互相压价而不是较量品牌,而不少外商看中的也即是我们企业的价格弱点,大肆进行对比压价。就国内市场来看,由于关税、运输费用、销售代理费用等因素,国外产品与我们的产品对比不具有价格优势,因而我们的企业尚有较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是,随着中国“入世”,各种准入制度的到位,国外产品的上述制约因素都将发生巨大改变,使之能够扬长避短,并使我们的传统比较优势可能会不复存在。不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落入盲目乐观的陷阱;不加紧作好准备,则将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无以应对,最终败下阵来。说得再严重一点,如果企业老“躺在故纸堆里”,也许距离被淘汰也就不远了。以持续多年的“中国驰名商标”评定为例,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的大多都是比较优秀的企业,但就是这样一时优势明显的企业,我们一样看到一个个地倒下了吗?谁能保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不会倒呢?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