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润啤酒--座仅露头角的冰山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2-07-19, 作者: 闫治民, 访问人数: 5999
疯狂购并造就的啤酒航母
华润集团1993年进入中国啤酒市场以来一直是默默无闻,几乎使中国啤酒巨头们忘记了他的存在,但去年以来华润一轮高过一轮的大手笔并购,高层领导频频在媒体暴光和高层曾放出未来3年地投资内地200亿整合中国啤酒市场的惊人之语,使行业内外越来越多的目光集聚到华润的身上。最值得一提的是财大气粗的华润集团于2001年10月28日成功并购四川蓝剑集团,合资公司总资产20亿元,年产销量超过70万吨,被称为我国啤酒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四川省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最近华润集团又成功受让达能持有的60%股权,并与年生产能力达45万吨的东西湖啤酒集团(持股40%)正式组建武汉华润啤酒有限公司。华润在购并蓝剑之后,把蓝剑的多年老对手著名上市啤酒公司重啤出纳入了并购视线,虽然今年4月重庆啤酒集团董事长华正兴曾对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直言“华润不可能吃下重啤,”但华润绝对不会就此放弃。同时胃口大开的华润把另一个目标瞄准了国啤三强的珠啤。虽然让INTERBREW的抢先一步,又打乱了华润并购珠啤的计划。 但有消息证实华润还没有放弃收购珠江啤酒,华润对珠江啤酒一方面利用市场竞争迫使珠江啤酒就范;另一方面,SAB有意与INTERBREW展开合作谈判,从而间接盘珠江啤酒。这两个购并案如果成功,青啤的中国啤酒头把交椅是否该让于华润,我们拭目以待。短短的9年间,疯狂的购并使华润集团已将27家啤酒公司收至麾下,形成年生产能力突破350万吨,产销量超过220万吨,规模直逼行业“老大”青岛啤酒的超级航空母舰。
第 1 2 3 页 下页:三大优势构造华润啤酒核心竞争力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2篇) |
西湖啤酒为何25年还不是全国品牌? (2006-07-2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朱煌)
华润啤酒安徽市场面临考验 (2005-07-12, 《糖烟酒周刊》,作者:刘会民、樊丽芳)
华润雪花一掷六亿八 啤酒大战主旋律转向直接建厂 (2004-09-17, 经济观察报,作者:肖可、柳旗)
科特勒想把“雪花”做成啤酒里的百事可乐? (2004-08-1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海龙)
华润宁高宁布局啤酒帝国 收编第36只“啤酒猫” (2004-03-16, 经济观察报,作者:肖肖)
细看企业大力推广“销售发展”、“市场拓展”部门现象 (2003-09-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谭长春)
中国啤酒工业规模扩张潮的背后的思考 (2002-06-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闫治民)
资本为媒 龙虎联姻--国内外啤酒巨头展开大规模的资本合作 (2002-06-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闫治民)
青岛、燕京、华润资本运作模式的对比研究 (2002-06-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闫治民)
品牌与资本--啤酒企业实施成功并购的两大法宝 (2002-04-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闫治民)
三个蓝带之乱:秘密重组中 中外三方混战 (2001-12-07, 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韦三水、黄钙)
青岛 燕京 华润--谁先出第5张王牌? (2001-11-06, 突破杂志,作者:韦桂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