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中国摩托的强盛之路 中国摩托车行业是在没有受到像汽车那样扶持的情况下,独自在市场的风雨摔打中发展起来并成为世界第一的。虽然低廉的价格和较高质量使其成为东南亚和非洲、拉美市场的抢手货,称雄整个摩托车业,但是透过风光无限的背后,会发觉中国摩托车业困难重重: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纠纷;摩托车行业的效益低下;内部的自相残杀;外企的步步进逼等等问题都在在困扰着这个虽然庞大却还幼稚的产业。 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界流行着这样一个词:做大做强。固然,在“蛋糕”既定的前提下,要想切分更多的属于自己的一份,增强自身的实力才是唯一的举措。中国摩托车业要想做大做强,联合是一条必由之路,毕竟,人多才会力量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统计的数据,去年我国摩托车行业共生产摩托车1236.7万辆,销售1213万辆,产销率高达101.95%,这让中国再次蝉联了世界第一摩托车生产大国的称号。但是2001年摩托车行业中最主要的108家企业的利润总额竟为负74万元。产量是升上天了,可利润却掉到地上了。 这么大的销量、这么好的产销率最终却实现了这么低的利润,摩托车行业长时间低档次竞争产生的恶果终于完全显现出来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摩托车行业整体亏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露出了端倪。90年代初期,摩托车行业的利润相当诱人,但随着企业数量急剧增加,行业竞争也迅速激烈起来。从1996年开始的价格战直到今天依然硝烟弥漫,恶性竞争逐渐把摩托车企业的老底儿掏空,摩托车行业的利润水平逐年下降,去年出现亏损也在情理之中。 其实,每一个企业都知道单纯打价格战的危害,却又都欲罢不能。大家都在“让利不让市场”的口号下继续着这场“战争”。在国内,几年的价格竞争下来,企业的利润降低很快,用于新品开发、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资金自然就少了,而产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却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廉价的摩托车产品开始心存疑虑了。在国外,最惨痛的例子就是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的经历。刚刚进入这一市场时,中国摩托车曾卖到700多美元一辆,但由于中国企业热衷于价格战,结果没几年迅速跌至每辆200美元左右。同时,由于只注重价格,不关心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现在,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几乎成了劣质品的代名词,某些国家甚至还禁止进口中国摩托车。价格战拖垮了国内市场,也毁了海外市场。 中国摩托车企业之所以热衷于打价格战,原因很多。首先是企业的短期行为严重,多看重眼前利益不注重长远发展,忽视了技术开发,使得企业没有能力进行产品竞争、技术竞争、服务竞争。第二就是管理不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录管理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大批联营厂、套牌厂的出现扰乱了市场秩序;同时,由于国家对制裁造假贩假行为的法律不完善,大量假冒伪劣摩托车充斥市场,联营厂、套牌厂、造假者靠低价吸引顾客,迫使正规企业也不得不跟着降价。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