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佰伴:沉没的航母
1997年9月18日,负债总额高达1613亿日元的八佰伴日本公司宣布破产,成为日本战后流通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宗破产案。据披露,八佰伴负债包括437亿日元的银行借贷、374亿日元的可转股债券和490亿日元的拖欠其他公司债务等。日本信贷评佑机构已将该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由原来的B—降至D—,即无法偿债类别。紧接着,1997年l1月20日,日资上市公司“八佰伴香港”全资附属公司——八佰伴(香港)百货有限公司,以无力偿还债项为由,在香港向高等选院申请清盘。随之,八佰伴旗下10家港澳百货公司(澳门一家)从l1月21日起,全部结束营业。八佰伴的这一举动,宣告了这个日本百货业王国在日本本士和港澳的终结,公司创立者和田一夫成功的神话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现在,是中国上市公司向八佰伴“索取”的时候。当然,这种“索取”,不是趁火打劫,而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即:中国上市公司既要学习它成功的经验,也要汲取它失败的教训,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八佰伴今天的破产不能说它没有昨天创业的辉煌,中国上市公司要发展,就要学习它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 现年68岁的八佰伴集团创办人和田一夫,以其《八佰伴——从零到亿万》的自传风靡全球而成为传奇式人物。他本是日本静冈县数家八佰伴杂货铺的小老板,继承父母所经营的果菜店,书写了“阿信”式艰苦奋斗的典型故事。60年代末,当大型超市在日本兴起时,他由于无力角逐而另辟蹬径到海外拓业。八佰伴的前身于1973年10月首先在香港注册一家私人有限公司。1984年和田一夫大举进军香港,一连开了9家八佰伴百货公司,加上澳门一家共发展了10家分店,短短数年就建起了一个百货业王国。到1990年5月,他更是挟11.5亿港元资金将八佰伴总部迁往香港,展示他在香港落地生根的决心。1993年,当香港经济处于调整期时,他又看到中国内地的市场潜力,将八佰伴总部迁往上海,并在沙头角、上海、北京建起三家百货公司。在不算长的几十年里即发展成为赫赫有名的百货业集团,其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不使人感动。和田家族凭借其过人的胆识和举债经营的方式,使八佰伴在日本本士迅速拥有了71家连锁店,在海外拥有了27间分店网,其发展速度之快的确令同业望尘莫及。这种敢于从资本市直接融资、迅速发展连锁店占领市场的做法,一度为日本财经界所称颂。仅从1990年至1994年,八佰伴共发行了总值约500亿日元(约35亿元人民币)的可转换债券。最近几年,八佰伴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凌厉势头,更加令世人瞩目。他们除了将集团总部迁至上海,郑重宣布在中国建立1000家超级市场,还在中国首家成立了中外合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这一度使得中国国内不少商家感到很大的压力。八佰伴虽然破产了,但折断了翅膀的鹰还是鹰。而我们的一些上市公司,仅以募集“无须偿还贷款”为目的,懒于进取,因此,很有必要从它几十年不断拓展壮大的历程中“索取”,学习那种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精神。 其次,八佰伴日本公司和港澳公司虽然破产,但它在海外的其它公司仍在照常经营,这是因为它建立起了抗风险的企业组织结构。中国上市公司对此也不能忽视。 目前,我国一些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向海外扬展,在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有的企业已取得了成功。如青岛海尔集团公司确定了“国际化思维,当地化行动”的思路,把全球市场作为自己经营的舞台。短短几年间,就使海尔在海外发展了31家专营商,6956个经销点,在128个国家注册了商标,初步形成了具有国际化雏型的企业集团。这无疑是振兴民族工业、使中国脐身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然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市场变幻莫测,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企业愈发展、规模愈大,愈要考虑留后路,以备不测。这一点,八佰伴有其过人之处。八佰伴日本公司虽然破产了,但它在海外的子公司并没有一损惧损。这得益于它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日本八佰伴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传出后,社会反响很大,但上海“第一八佰伴”安然无恙。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于199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是我国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商业零售企业,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由合资公司建造的浦东新世纪大厦,总投资2,28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商业大厦。上海第一八佰伴自1995年12月开业至今,经营状况良好,销售节节上升。商厦1996年销售收入7.25亿元。1997年头9个月,已实现销售7.66亿元,同比上升40%以上。11月22日一天,公司销售额创新高。超过400万元。预计1997年销售额可突破9亿元, 比1996年增长34%。同时,公司还计划还贷400万美元。从1996年10月开始,上海第一八佰伴有限公司的实际经营运作已由相对控股方的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控制,中方人员已具有管理和驾驭大型中外合资商业零售企业的能力。从企业体制上说,上海八佰伴和日本八佰伴一样是独立选人。日本八佰伴虽为母体企业,但“母亲”生病并不等于“儿子”生病。这样的企业组织结构有效地避免了八佰伴全军覆没。目前,世界上许多企业都采取了这种结构安排,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企业抗风险的组织结构。中国上市公司无论是在国内发展,还是向海外进军,一开始就要考虑企业抗风险问题,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从八佰伴破产的教训中“索取”,对中国上市公司似乎更有意义。 汲取失败者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比学习成功者经验更有效的一种学习。对于国内那些期待“一股就灵”、“一大就赢”和缺乏危机意识的中国上市公司来讲,八佰伴可以作为一面很好的镜子。 八佰伴的教训之一是:在企业急剧扩张的同时,缺少周密有效的投资计划。八佰伴创业之初,虽然得到侨居海外的日本人的大力支持,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由于在日本国内的积蓄不足,经营能力有限,因而被后发展起来的日本超市和百货商店抢走了客源。近年来,八佰伴公司对日本和海外的经济形势、以及对企业自身的能力估计过于乐观。在海外并没有详细周密的投资计划的情况下,八佰伴日本公司把公司的利润以及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这种“炼金术”聚集的大量资金投入了海外市场。结果这些资金的回收情况却不尽人意。早在70年代,八佰伴在巴西建立的首家海外公司就由于当地高通胀而最后被迫变卖资产结束营业。加之近年来又出现了“泡沫经济”,由于公司业绩欠佳导致股价下跌。曾通过可转换公司债券筹资600亿日元的八佰伴,从1997年12月起到2001年。“每年要偿还100亿日元”。筹措不到偿还资金,导致公司的信誉面临危机。为了设法筹措资金,八佰伴公司于1997年3月卖给大荣公司16家主要店铺。这种做法失去了赚钱的机会,也使周转资金面临更紧张的局面。由于缺少周密而有效的投资计划,80年代以后,尽管八佰伴在海外开设了40多家超市,但由于经营难以为继,到目前只剩下27家。此外,八佰伴集团的经营计划也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和田曾设想在中国建立1060个超级市场和100家商品批发中心。如今这些计划都成了泡影。 八佰伴的教训之二是:片面追求扩大规模。一般来讲,企业规模大则竞争力强、规模效益显著。但这绝不等于企业大了就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八佰伴的破产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大企业有大企业的缺陷,企业规模大必然导致操作难度大,经营风险大,极易患上“大企业病”,甚至破产。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也并不少见。在世界500家大企业名单上,每10年就有l/3的企业被淘汰。回过头去看,除了几家特殊的公司外,30年前的世界500家大企业中,迄今还维持其地位的企业已寥寥无几。据统计分析,大企业的平均寿命一般约30年左右。至于家族式企业,则有“富不过三代”之说。这种现象,很值得国内一些正在拼命扩张的上市公司进行认真的研究。针对我国的状况,上市公司实行兼并联合、资产重组与大公司战略等,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具体到每一家企业,决不能片面追求一个“大”字,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八佰伴的教训之三是:一意孤行,不听银行的忠告,因而得不到银行的支持。一般来说,公司的主要往来银行应支持公司的事业发展。但八佰伴的往来银行——东海银行、住友信托银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却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因为和田一夫不听从银行方面的忠告,强行进行冒险投资。和田一夫信奉从零到亿万富豪的法则:不要顾及风险,不能中途放弃目标。他从一家日本杂货铺发展成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百货超级市场集团的同时,还大购物业。他从汇丰银行大班浦伟士手上购得香港山顶豪宅“天比高”,轰动全港,显赫一时,还购了大量铺位和美、英国家的地皮,以地球图案为标志显示八佰伴的快速发展。总经理和田正光承认,银行不支持也是造成公司破产的一个原因。董事长和田一夫曾向身边的亲信说过,“公司是被银行挤垮的”。 八佰伴的成功与失败告诉我们:企业追求发展壮大是无可非议的,但决不能因发展而影响生存,或者只有前进而没有后退之路。现在不仅市场竞争激烈,而且瞬息万变,不少情况甚至难以预测。正因为如此,企业不能光是研究发展,单纯追求扩张,尤其是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也不能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要经常进行危机分析,善于对危及企业生存的诸多因素作出正确判断,并制定相应的反危机策略与应急措施。确保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要尽可能进行多元化投资或多元化经营,积极防范经营风险。据说,引起八佰伴破产的导火索,仅仅是香港某实业家当初答应过的200亿日元投资后来变了。这种靠借贷维系经营、维系生存的状况,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大量存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负债率普遍偏高。截至1996年底,深市上市公司中资产负债率超过50%的共有179家,沪市共有157家,分别占两地上市公司总数的76.5%和53.9%。而至1997年6月30日止,深市上市公司中资产负债率超过50%的仍有122家,沪市则有107家,虽较上年有所减少。但仍占相当大的比例。企业的建设资金大量使用银行贷款,有的甚至连正常的生产经营也过多地依赖信贷,这不仅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而且危险极大,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八佰伴破产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