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万瓶柠檬送给了谁? 2001年国庆前夕笔者有幸参加了某国内著名饮料公司杭州市场的“国庆、中秋10万瓶柠檬大赠送活动”,对于这类促销活动加深了感性认识,发现了问题、引起了深思。 当我们在走访市场时,经常会看到促销活动的场面火火爆,“人气”很旺,甚至有些顾客为“买”到促销产品都会出现拳脚相向。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难道这种“人气”很旺的促销场面果真很有效吗?让我们看看这类促销活动的问题出在哪里? 一、活动的对象不清: 笔者觉得这次活动目的性不强或不明确,不能有效地针对消费者进行促销,时效性差,对促销的真正内涵理解不够全面。借国庆和中秋的机会搞一次大型的促销活动拉动一下柠檬的销售、培养一批消费者,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于促销对象没搞清、促销方法不得当,结果却与目的大相径庭。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搞得啼笑皆非。 二、活动的针对性不明: 活动设计的兑奖方法是:凭任何2张某公司产品的标签,每人就可以换330ml柠檬一瓶。根统计,中小学生所占的比例大约为3%,老年人约占40%,中年人超过50%。每天早晨开始时,都要排起大队,场面十分壮观。 由于活动不在休息日,因此从人群特征来看,中、老年人中职业收集者(收购废品的)占了相当的比例。在所有兑换出去的产品中,中老年人重复兑换的人数相当多,虽然规定每人只限2瓶,但仍有很多人想尽各种办法重复兑换。现场的促销人员如果对规定执行得认真一些,就会引起争吵甚至更加激烈的场面,最后每个点的促销人员不得不放弃“原则”而导致促销的变形。但问题在于这些促销人员吗? 一、促销的效果: 本次活动的结果是60%的产品流入不到30%人的手里,如果有心检查的话,我们会发现收回来的商标上,大部分肮脏不堪。在促销人员拒收这类标签后,他们用水洗了后又拿来,难道这些会是从家里的瓶子上揭下来的吗?27日下午,我们一开始就排了20多个收废品的,由于我们限制的较紧,最后,他们成群结队地往另一个促销点去兑换了。 如果说用2个标签换瓶柠檬对每个消费者还有可能的话,那么同类促销的方法如以30张产品商标 换一件T衫,50张商标换一把阳伞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一般消费者家里谁会留那么多的瓶子,但可以预计仍会有相当数量的促销品被兑换。它们将会流向何方?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