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创业企业家时代的终结 创业型企业家的话题,因为安徽两位老企业家的“退出”,以及前期新飞老总刘炳银“累死在岗位上”,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纵观这些创业企业家所在企业成长的历史,无不伴随着企业创业者们当年锐利的眼光以及敢于冒险的精神。凭着一个机会,凭着先发优势,加之短缺经济的时代推力,创业者们成功了。然而,在商品供过于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在世界经济逐步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这些创业企业家们因知识结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和个人精力不能适应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呈现出落伍的疲态——连年的业绩下滑是最好的说明。最终的结果是:企业衰败、创业者们出局。 中国家电企业的成长一般经历四个阶段:作坊式企业——小企业——规模化企业——公众企业。创业者到了企业的规模化后,企业的管理和运作,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点子”、“投机”和“英雄”,需要的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和企业制度的规范化,“强人经济”已经解决不了问题。 从经济学上说,创业者在恰当的时机离开自己创办的企业,把权杖交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后来者,本是正常现象。其实,许多创业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也已经感受到自己驾驭企业的能力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和市场环境的发展。但是为什么他们还迟迟不愿意主动“退出”呢? 一、企业没有或者没来得及完成产权改革。创业企业家们几乎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企业,对企业承担着无比重大的责任并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堪称“一代枭雄”。然而资本所有者(国家或者集体)并没有在企业发展良好的时候解决产权问题,完成企业家的激励机制。这些创业企业家,在位时地位显赫,一旦离开这个位子,则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谁又愿意“落寞而退”呢?留下来继续等待机会可能是他们的真实想法,但企业却拖不起! 二、中国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作祟。由于历史及现实人们观念中,中国企业的经理和厂长都是国家干部。只要在位,他们就可以拥有“政治渊源”和“权力优势”,而一旦退出企业的位子,一切不复存在,即使一些创业者意识到退出的必要性,但考虑到权力和经济利益密不可分,就极有可能选择“留下来”。更有甚者,一些创业企业家甚至直接操纵企业的董事会,不让他继续干下去都不可能。 三、企业创业者素质和能力的“落伍”。一段时间以来,遭遇“下课”的创业者们都是出名的“精神领袖”,都为企业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他们没有类似科龙潘宁那样“激流勇退”的气魄及给后来者让路的勇气。结果毁了企业的前程,毁坏了自己的名声。 中国有两句古话:时势造英雄,激流勇退。中国家电企业的创业者都是时势造就出来的响当当的英雄,在行业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然而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当创业企业家不能很好地领导企业进一步突破发展“瓶颈”,不能继续给企业带来资本所追求的最大利润的时候,就该考虑公司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甚至考虑自己是否该“激流勇退”。即使前者自己决定不了,后者还是不难做到的。至于创业企业家退出的方式,可以选择王石的“激流勇退”,或参照柳传志的“扶上马,送一程”,或选择乔布斯的方式,适当时候杀个回马枪。然而,从刘炳银等众多创业企业家“退出”的例子来看,虽然制度性的东西存在诸多不健全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创业者们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度量。 如果创业企业家不能选择适当时机退出、主动放弃,最终的结局只有两个:资本发话,被迫出局,丧失一世英名;企业衰败,被迫“改嫁”,叹息余生。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13855189052,电子邮件: yebingxi@sin.com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