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型企业并购——执掌中国未来十年经济之命运 编者按:2002年“芝加哥大学亚太经济研讨会”于今年十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重组,定位与复兴”。会议围绕亚太地区今后的发展机遇和增长前景,深入探讨了众多人们关心的问题。其中,李震先生作为中国区的发言人,代表马凯咨询(www.ejmcka.com)就目前中国的兼并收购市场发表了他的看法。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持续高增长、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中国企业在欣欣向荣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结构性问题。如不加以解决或解决不当,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目前,在中国的大多数行业里,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赢利状况差。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三个后果:研发后盾不强;市场销售滞后;单位成本偏高。同时,这三个结果又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有限的市场份额限制了生产规模,而小规模生产必然导致成本偏高,高成本意味着赢利率下降,致使企业无力调拨资金用于研发,环环相扣,形成恶性循环。 以马凯咨询业务领域中的三个方面——电子设备制造服务行业(EMS)、葡萄酒行业、制药行业——为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这个现象。在EMS领域,美国最大的两家厂商Solectron和Flextronics,在2001年度它们的销售额分别达到了171.73亿和128.5亿美元,而中国却少有超过1000万美金的企业;在葡萄酒行业,美国的两大酒商E. J. Gallo和Mondavi 分别以15亿和5亿美元的销售业绩分列全美第一和第七。而与这些“巨无霸”相对应,中国葡萄酒企业的平均年销售额还不足1000万美元,年产量在500万以下的占70%左右,500-1500万的企业约占20%,1500万以上的企业只有10%。同样,在制药业,美国的两大“擎天柱”——Pfizer和Elli Lilly分别达到了320亿和115亿美金的年销售额,而中国林林总总的制药厂竟有6000家之多,90%的厂家年销售额在1000万美金以下。 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流,规模小而布局分散的市场格局引致了严峻的挑战:企业要有竞争力,就必须要形成规模,而形成规模的捷径之一就是兼并收购。尽管目前中国有一定量大企业存在,但归根究底,不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是跨国公司,另一种是国有企业。其中,前者的兼并收购活动受母公司的直接管制,而后者则更严格地受国家指令性计划的约束,加之部分国有企业居高不下的资产负债率,决定了它们的并购活动不可能很活跃。而对于占据市场主体的小型企业来说,尽管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其自身的小规模特性,也不可能对整个经济的并购活动产生很显著的影响。综上所述,有且只有中型企业,才执掌着中国未来十年经济的命运。 入世又对国内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它们不仅要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还要与国外厂商在质量和成本方面展开激烈角逐。留给企业的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在整合中起飞,要么在竞争中沉没。 2000年中国的跨国投资并购额在5170亿元人民币左右,并购项目数为2万个;而同年中国国内并购额高达13000亿人民币,而且还将呈上升趋势。国内并购比跨国并购来势更强劲,其原因在于中国大量国有企业面临股份制改革和结构重组,这是许多西方国家所不具有的特殊情况,因此中国的并购市场应该要比西方国家大得多。此外,中国企业规模小,不像国外几个大企业能支撑一个产业,故中国的小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不得不面对多次兼并和重组的命运。 目前并购业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是:作为今后并购业主力的中型企业目前不乐意通过专业并购公司协助交易,而宁愿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即使有个别企业找了并购公司,也只是相中了他们的信息资源和交际网络,而没发觉并购公司可以为客户带来更多、更有价值的服务,诸如战略、评估、运营等等。 一个典型案例比较能说明以上问题。上海一家制药公司近年来因经营不利,一直在寻找收购方,但又不愿找专业并购公司,所以只能广布消息,使得同行都知道它打算转卖股权。因此该公司在谈判时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以至后来两年里始终未能成交。如果当初由专业并购咨询公司来寻找投资方并协助交易,这种结局就不大会发生了。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