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新,舍长补短,路在何方? 企业长久的发展,离不开正确战略的引导。也许从厦新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些战略力量的影子。 手机业务“咸鱼翻身” 根据厦新不久前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厦新今年一至九月手机销售收入达22亿元,毛利率高达48.5%,净利润高达3.7亿元。第三季度手机产品单月产量已跃上30万台的规模,是去年同期的近20倍,利润更狂增2亿元。有消息说,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厦新仅预收经销商的现金货款就达到了4亿多元。而知情人士甚至透露,厦新实际盈利状况可能比公布的还要好。可以说,厦新成功凭借手机业务的异军突起,实现了“咸鱼翻身”。其业绩飙升之快,一度引起了股市分析师的怀疑。 回马枪,雄心勃勃 但令人不解的是,厦新最近宣布分兵一路杀回曾经“风光一时”的视频产品市场,美其名曰“寻求新的利润空间和企业持续增长的另一个支点”。用厦新总裁李晓忠的话说:“厦新视频产业的根基很扎实,新的市场机会也正在孕育。所以我们提出要进行第二次转型,就地进行视频产业升级,强化竞争力。”并且,李信心勃勃地透露,“2003年厦新视频产品的销售收入将翻一番,达到15至20亿元。”据称,今年厦新视频业务方面的投入主要来自于手机业务的“反哺”,厦新为其所投入的广告预算与主打手机A8旗鼓相当。 显然,如果厦新成功实现目标的话,基本上就形成了手机和视频两大业务旗鼓相当的局面,经营风险将可腰斩而降。 但选在手机业务立足方稳,企业刚刚扭亏的时候,重新大规模投入到市场竞争激烈的视频业务上,是否是适当之举? 败因未消,覆辙在前 回顾厦新以往的败绩,最大之败因莫过于战略失误。作为生产VCD的专业公司,厦新前些年得益于处于上升势头的市场环境,靠广告轰击和价格突击在市场上风头颇劲。但问题也被掩盖了,关键部件受制于海外,后续产品的研发力度不够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更没有找出可以缓燃眉之急的对策。而由于VCD行业技术含量有限,进入壁垒不高,大量制造型企业和家庭作坊的快速踊入加快了市场成熟期的到来。竞争对手众多、产品的同质化和竞争手段的同一化直接造成了价格大战全面爆发,不计血本的竞争带来了消耗战。在制造能力、研发能力和市场能力上都不占优的情况下,厦新的败北也是情理之中。 现在手机行业情况也很类似。今年市场返暖,国内主流手机厂商赚得金银满盘。国内手机市场占有率在年末有望逼近两成。但市场上已云集了36家国内手机厂商和13家合资独资公司,有相当数量的厂商业绩平平甚至亏损。海尔最近就把今年的手机销量预期从原来的600万台大幅调低至230万台。最早涉足手机业的厦华在扭亏无望的情况下更不得不与联想合资,持股比例已一路降至19.2%,大有黯然隐退之意。并且,潜在进入者也是摩肩接踵,粗算一下也有13家之多,包括了宁波三星、创维数码、神舟数码和恒基伟业等颇有实力的公司。另外,从信息产业部传言,“手机生产牌照”很可以在2003年取消,届时行业准入度将大大提高。同时,明年主要手机厂商都制定了大幅的增产计划,从其宣布的数字来看产能将增加4000-5000万台。而2002年手机年销量只会有一亿多部。而包括Nokia在内的国际厂家在国内的产能也将提高。所以,明年手机产能过剩的状况已基本形成。价格战很可能一触即发。 而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包括厦新在内的国内厂商在关键部件和专利技术上都受制于人。除少数厂商拥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外,余者全靠技术引进吃饭。国内主流厂商占据市场的利器无外乎在机型设计、渠道能力和强力广告上。由于产量有限无法有效降低成本,大部分厂商的市场策略都采取高端侧翼渗透,高价撇脂。这在今年成功地避开了价格战,并带来了可观的利润空间。但明年呢? 反观厦新,无论从产能、产品系列,还是渠道能力方面均不及TCL和波导等厂商。2002年的成功基本上依赖于A8、A6两个单品的突出表现,战术上带有很大的偷袭性和偶然性。厦新目前的状况和以前颇为相似:缺乏关键部件的生产研发能力、后续产品研发乏力、广告轰炸促进销售。 如果说今年出奇兵,厦新完成了战术突围,那么真正实现战略突围还需拭目以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