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香贵州醇--黑色和绿色共同演绎品牌个性 中国白酒业自1995年以来,一直处于结构调整,产量逐年下降与行业重新洗牌的双重境地。 2001年白酒总产量为420万吨,较1995年的800万吨下降了47.5%,平均每年以8%的速度下降。这对于全国3.8万家白酒企来说,可真是“僧多粥少”,生产企业亏损面逐渐扩大。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家产业政策不鼓励白酒行业继续扩展。2001年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白酒产业的现状,旨在再次整顿白酒业,出台了两项政策,一是酒税调整(开征每斤0.5元的消费税,取消外购散酒25%抵扣,实行从量从价复合计税政策),二是实行由国家一级机构审查核发白酒企业生产许可证,从量和质上加以控制,至使部分中小型白酒企业面临“关,停,并,转”,行业重新洗牌势在必行。企业效益普遍下滑,只有少数名优酒企业保持稳定(2001年全国白酒实际总产量为420万吨,较2000年降低9.3%,在白酒产量超过10万吨的省份中除贵州,广西,江苏分别以25.1%,3.9%,2.4%的幅度增长外,其他的都呈下降趋势,其中四川酒首次以6.7%的幅度出现负增长)。 2:国家大力扶持和鼓励啤酒,葡萄酒及果酒的发展,使得白酒在整个酒饮市场的份量逐年下降,啤酒和果葡酒的产量不断上升。(2001年啤酒总产量达到2274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7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49亿元;2001年葡萄酒总产量达到25万吨,较2000年增长19.3%) 3:白酒市场竞争加剧,名优酒支柱地位日益显著。(据有关数据资料显示:2001年全国白酒行业129亿元利税总额中,利税超过亿元的企业只有20家,累计总额占整个白酒行业61.8%以上的份额,其中包含的利润总额占全行业89.2%的份额)。未来白酒市场优胜劣汰将继续,其结果是品牌酒主宰白酒市场。 4:白酒市场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高档酒市场份额逐渐扩大,消费者愈来愈倾向于追求低度,低耗和健康营养型天然美酒。但就目前中国白酒市场来看,产品老化,营销观念滞后,营销手段雷同,战略创新缺乏,市场秩序混乱,与当前消费需求和市场发展严重不符。 综上所述,随着白酒市场的不断分化和去伪存真式的发展,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和行业再次洗牌,必然导致品牌酒,质量酒,文化酒的理性回归,低档酒将逐渐衰落,高档酒市场将不断扩大。而主宰这种市场趋势的将是集产品个性,文化个性,品牌个性为一体的质量型品牌酒,也是白酒企业获取市场竟争优势的核心作用力。 1:1985年,“38度贵州醇”的问世,一改白酒过去只有高度的历史,率先开创低度优质酿酒时代,成为“中国白酒低度化革命”的开创者,在中国白酒行业中引发一阵“白酒低度化浪潮”,贵州醇酒厂也因此从一个县办酒厂发展到现在的集白酒酿造,生态开发,医疗卫生事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贵州醇”系列酒成为低度优质酒的典型代表,在华南,东南及东西部等市场拥有很高的市场份额。 2:1999年12月,贵州醇酒厂启动“白酒复兴工程”,率先提出“天然美酒”这一核心概念,再次成为白酒行业内关注的焦点。 3:2001年6月10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的“优雅奇香贵州醇”国家级鉴定会,在深山秀谁的“兴义贵州醇酒厂”举行。包括潘裕仁,黄圣明,季克良等在内的20位白酒专家,对被誉为“酒界奇人”的鄢文松厂长,“十年磨一剑”,重力出击的“奇香贵州醇”给出了这样的鉴定:“优雅型白酒”,既保留了传统白酒的清冽醇爽品格,又融入了西方洋酒的优雅细腻品味,如冰火相拥,刚柔相济,圆润一体,奇香弥漫,缠绵悱恻,体现了酒的完美境界,传递着造物主的人文精神和大自然的神秘。作为一种中西合璧国内首创的新产品,奇香必将带来中国白酒品质革命,创造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口味潮流,引导中国酒文化的新生活运动。 ——当“高梁遇到葡萄,奇香贵州醇悠然而生”,一个极具产品个性和品牌个性的“奇香”品牌故事就从这理开始。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