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3,中国企业你准备好了吗? 在初冬乍寒的北京,“第十一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以“2003·中国企业的新环境、新思路”为主题,以盘点入世一年为背景,以解读“十六大”精神为基础,吸引了逾700位企业精英、50多位官产学各界权威、名流,相聚钓鱼台国宾馆,与广大企业共同展望新的一年。在本次会议的15场主题报告、6场分组平行会中,许多深刻的见解、精彩的故事都深深烙印在参会总裁心中,我们相信这些见解、故事,将对我们企业的经营与运作产生巨大的影响。也许,有些思想,将改变我们的人生。 在此,我们愿意在这些精彩的分析与见解中,寻找其中的宏观脉络,并沿着这条线索,将2003年中国企业的新环境、新思路,展现给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来参会的10万名《中外管理》的忠实读者。 在领略专家对宏观环境的分析前,我们不妨先读一则寓言: 一日,国王对厨子说:你解牛的技术怎么这么棒? 厨子对国王说:我从事屠宰工作这么久,使我悟得了一个道理:凡欲于错综复杂中从容不迫,必先于高处冷静地去总览其结构,再于平和中顺着组织间的缝隙下手。因此,我从不胡乱下刀,盲目地去硬碰硬,至今连刀刃都如原先一般锋利。 听罢,国王对厨子说:我知道该如何自处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其实研究宏观环境,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企业能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性,力求顺势而为、避开障碍、寻找空间,尽量扩大生存发展的自由度,并学会如何自处,最终实现“游刃有余”。 这是一个调整的时代 我国著名经济学前辈于光远虽然已近90高龄,却坚持来到我们的开幕式上。记得,以往在恳谈会上,于老从不长篇大论,每每寥寥几句却辞短意长、入木三分,甚至“一句话就是一本书”(台湾管理大师石滋宜赞语)。这一届,于老再次提纲挈领地指出了一个重要命题:“我们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他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处在一个历史大调整的时代,我们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也应是随之调整以适应时代。但要思考的是:我们的变革,到底是在创“新”,还是在创“旧”。 于老简短的几句话给了我们一个观察宏观环境最基本的立足点。在这个立足点上,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我们所在的位置,以及时调整我们的思路和心态。这也正好构成了本次恳谈会的一个基本立意。 中国第一次融入了全球产业链! 顺着于老的思路,我们必然要思考:在一个风云变幻的全球化时代里,中国和中国的企业正处于什么位置?中国银行行长经济顾问朱民博士兴奋地发现:中国有史以来头一次融入了全球产业链!10年前,是跨国企业利用中国的资源满足中国的市场;5年前,中国的本土企业开始利用本土的资源满足全球市场;而到2002年,中国企业头一次开始整合全球资源以满足全球市场!这是非同寻常的一个变化。
第 1 2 3 4 5 6 页 下页:入世一年,成绩单如何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