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2年影响中国空调行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2002年是中国空调业发展史上剧烈变动的一年,细细盘点其中的看点很多,但真正会对中国空调业未来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的看点主要有三个:巨大的库存、服务隐患、氧吧空调。 在2002年中国空调业产销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库存的比例也在大幅增长。产能严重供大于求导致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及商业库存。从中国家电协会提供的数字看,去年全国的空调库存已超过600万台。今年全国空调总生产能力为2500万台,而实际中国市场的容量仅为1200万至1500万台。除出口外,中国空调总库存将达到700万台至1000万台,这恐怕是最近六年来的最高记录。 巨大的库存带来巨大的降价损失。家电企业今年上半年的中期报表显示,很多公司因“存货”而预亏。当市场上空调价格大幅下降时,巨大的库存对工厂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账面上的利润远远抵不上实际造成的跌价损失。如果存货比例较高,计提比例又较低的话,其潜在亏损是在所难免的。那么,企业亏损数额又有多大呢?若按每台空调均价2600元,今年最低库存量700万台算,总库存额约为182亿。近几年,空调每年价格的降幅在15%以上,如果按15%对空调库存产品计提跌价损失的话,库存跌价损失额会高达27.3亿。 行业新品研发遇到最大阻力。如果商家还有库存,就不会把明年的货款提前预付给厂家,厂家也不会有更多的资金去投产新品,近千万台空调的高库存必然会绷紧各家现金流的链条。没有资金不但谈不上新品开发,甚至连正常生产储备都难以做到所以当库存量越来越大时,企业就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困境。 中国空调行业已经形成了旺季巨量过剩,淡季价格战,下一个旺季还要消化上一个旺季的“陈粮”的恶性循环,“陈粮循环”不但在急速降低行业利润,而且已经捆住了很多企业的手脚,使很多企业掉进了“囚徒困境”,真正的技术水平高、产品个性化强、网络优势明显的一线品牌在未来的发展中的竞争力会大大增强。 快速发展的空调行业巨大的服务隐患开始引起市场的担忧。这种隐患主要是数量庞大的超低价格企业对发育初期的空调市场采取杀鸡取卵式的开发后而留下的。 很多中小空调企业基本上没有制造以及品质保证等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投入就可以进行生产,造成大量小的机会主义企业的进入。这些小的空调企业没有什么全国发展的规划,只是想在一个新产品兴起的时候,做点产品拿到一点点利润之后马上走人,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这些企业一是用简单、低级的原材料来制造产品,低价格倾销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粗制滥造的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不规范的野蛮安装的使用质量隐患,以及虚假的服务承诺都给整个行业的信誉埋下阴影。 为了能在初期快速赚钱,这些企业在开始的时候已经成为薄利产品,这样的产品价格实际上已经透支了未来的产品维护的费用,透支了基本的质量保证,为了甩掉自己产品给自己今后带来的麻烦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小企业用过一阶段注销原来的牌子,然后再重新注册新的牌子的办法来逃避责任,当消费者的产品遇到质量问题再来找企业的时候,这些企业已经消失。 来自行业的测算数据显示,由这种机会主义小企业抛向市场的问题产品占整个市场容量的30%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每年有30万台左右的问题空调热水器流入市场。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大约将近200万台的空调热水器产品没有质量与今后的维修保障。 从严格意义上说今年称得上是空调新品得只有海尔氧吧空调。这种空调拓展了传统空调得定义,使空调从一个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空气气温调节机,变为能调节温度、氧气浓度、湿度的复合型产品,这其中的影响使深远的:中国空调从此进入有氧时代,它不仅改变了空调技术发展方向,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创新导向。 这种空调的原理非常简单,只是在空调上加上一种特殊的富氧膜,使通过这从膜的氧气浓度提高到30%,然后用气泵将含有30%氧气的空气导入室内,从而保证室内空气氧气充足,既保证了人们的活力,又避免了空调病的发生。 医学检测表明,空调病产生的真正原因不是温度变化造成的,而是使用空调时氧气不足造成的,空调病的实质是缺氧症,海尔的这种氧吧空调改变了以前消费者享受舒适温度同时还必须受空调病困绕的难题,使自己的活动空间要温度有温度,要氧气浓度有氧气浓度。 “第二种空调”与以前以及目前市场所有走价格路线的空调相比就是多了一种功能,向室内提供氧气,这样空调的定义发生了明显的、本质性的变化:空调已经不是一种单一的空气温度调节机,已经成为一种改善空气中的氧气结构从而改变空气质量的机器。另据了解,这个企业还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加湿的空调,温度、浓度、湿度都可调整的空调已经离原来的空调概念越来越远了,它给行业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空调行业单靠价格策略是走不出发展困境的,只有通过产品、技术、服务等综合手段把握住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才能赢得市场、赢得主动。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532-5953987,电子邮件: brandl@sin.com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