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谁在挖企业的墙角?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管理思维是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扁平化管理等等,一打开管理杂志,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些概念。中国企业在一夜之间如同睡狮,一醒过来就开始补充“管理”的能量,每个企业都在想尽千方百计,希望把企业管理的井井有条,希望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保持100%的忠诚,使出200%的力气,为企业创造价值,希望投入的每一分资本都产生成百上千的回报。 尽管口号上我们天天在喊着新的方法,在制度上我们不断的推陈出新,在文化上耗尽精力,但是企业里面的问题依然很大,在鲁迅那个年代,就深刻剖析了中国人的特征,包括喜欢“窝里斗”,有很多劣根性等等,一针见血,在企业的员工中间这些现象其实也是比比皆是,你就知道为什么大家对于管理的理论这么如饥似渴了。企业里面政治、权利之类的东西依然大行其道,企业的“窝里斗”带来的内耗并不见得比所谓的官场逊色,招不到好的员工,或者招到的员工一旦坐上管理者的位置初露头角就开始“挖”企业的墙角,作为企业当家人,企业的“内耗”实在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当前社会急剧变化,急功近利者比比皆是。企业激励措施稍微不到位,或者管理不规范,就有人不断钻企业的空子,搞得乌烟瘴气。我们从媒体曝光的那些大名鼎鼎的老总就可以一览无余,当然国有企业出现这样的情况,搞垮了还有国家政府,但是作为个人投资或者民间资本投资的民营企业呢?如果有人利用你赋予的权力牟取私利,耗费你的成本,甚至搞垮你的企业,最后带来的灾难还得由企业当家人自负。 这引出来企业对管理者的选择的话题。有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家生产保健茶的企业,为拓展市场,在某区域中心城市设立了销售公司,并派了一个能力比较强的25岁年轻小伙到销售公司担任经理,老总每季度过来考察一次。该经理信誓旦旦雄心勃勃想着要如何拓展市场,老总也对其非常信任。但是该经理后来发现,老总根本不能监控他的一切行为,他可以自己制定规章制度,自己招聘员工,公司还为其提供住房和铺货用的产品。但是结果却是该经理不仅没有干好活,相反却变着名目向公司总部要钱,比如要请经销商吃饭啊,要请广告公司做策划啊,从中获取回扣,公司老总开始还说每个月要来考察,可后面来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加上老总对该经理深信不疑,导致了最后公司产品一件没有卖出去,却带来十几万的开支。最后当老总发现时,那个销售经理早就已经逃之夭夭。 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我们的企业当家人在怎么选择管理者的问题上变得非常困惑,用不能干的人又完不成公司的目标,用能干的人又怕不安全,这也就难怪前几年家族企业和“夫妻店”如此的风生水起,这几年则是连家族企业都要互相拆台互相挖墙脚。很多雄心勃勃的老板们一旦开了公司或者公司变得强大起来就变得没日没夜,有一个香港电视台搞了一个“重金10万征集对老板的定义”的活动,最后获此殊荣的幸运者的答案是“老板就是那些睡不着觉的人”,堪称经典。老板为什么睡不着觉呢?除了企业如何发展等等,如何用人以及怎么样用人最安全大概是中国的老板们想得最多的。 管理学者、经济学家们同样为了这个问题在不断的研究,与此相关的出版物数都数不清,让大家非常不解的是,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在竟然在管理上是那样的游刃有余,在美国搞得很好,在中国同样风光不已,在韩国照样成为一流的企业,拥有一流的人才,赚到大把的钞票。张五常曾经说过中国的经济交易中间最严重的问题是交易成本很高,因为有“特权阶层”的存在,管理专家韦尔奇则说通用电气做得最好的就是“消除了特权阶层”,消除了内耗,特权阶层就是那些拿着企业封的“官”“吃力趴外”的家伙。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允许这样的阶层存在,或者潜伏在企业管理层中的“蛀虫”没有被及时发现的话,这样的企业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那么作为企业当家人如何避免出现这样的尴尬呢?说白了还是要在公司的用人标准化、管理结构的调整和激励制度方面下功夫。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