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讲师的心态与选择 在企业时,参加过很多培训,见识过老外讲师、港台讲师、大陆讲师,不同地区、背景、文化的讲师有着不同的授课风格。自己做了专职培训讲师以后,上过很多课程,有些课非常成功,学员的评价很高;也有个别课是“涉险过关”。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也观察其他讲师的授课经验,引发我思考一个问题,讲师的角色到底是什么?究竟要用什么心态,来面对学员和课程,也就是讲师要怎样认识自己、学员、课程的关系。这个角色、心态和认识,关系到课程的成败。 两种培训方式: 对培训讲师的心态,我有一点点自己的感悟。一般来说,我把讲师授课的心态分为两种。一种心态是把学员看成学生,把课程看成讲师要求学员学习的材料。在这样心态指导下,一般采取讲座的方式,讲师和学员基本没有互动,而只是讲师在上面讲课,在灌输;还有一种心态是把学员看成朋友,课程是一起学习的提纲。在这样心态的指导下,一般采取互动方式,学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讲师引导学员一同学习。如果是第一种心态,就是以讲师为中心,那么授课方式就是讲述式;如果是第二种心态,就是以学员为中心,授课方式就是引导式。 具体用什么心态来对待学员和课程,到底讲述式和引导式哪种更好呢?我认为企业能投资给学员来听课,学员一定是公司比较优秀的员工,他们在工作中一般都是独挡一面的骨干。他们平常在工作中习惯做领导,今天坐下来接受培训,他们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学员的第一件事,就是评价讲师是不是有资格给他上课。其实站在学员的角度上来看,他们的时间都是宝贵的,要让他最有效也是合理的,所以学员评价的心态是很正常的。况且成人的学习是在过程中学习,不是你告诉他一个结果,他就可以学到的,他要自己体验、自己说出来,才是他真正学到了。所以从这两个角度上来看,讲师如果高调,以自己为中心,来给学员讲述,将非常危险,因为学员已经有“逆反心理”出现了,讲师所讲述的,将成为学员挑毛病的材料,而不是作为学习的材料,场上的气氛将比较沉闷、难堪。毕竟培训目的是达成公司要求,并让大多数学员都满意,从而在工作中改变一些行为和心态。所以要改变学员的行为,就一定要考虑学员的感受,只有让学员接受的培训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员的能力并不比讲师差,可能针对某些问题的经验还更多,只不过平常都忙于工作,没有很多时间总结而已,培训就是帮助他们总结的一个过程。 而以学员为中心,将让平常就“飞扬跋扈”的学员感受到尊重,让他得到一点机会宣扬自己,当他宣扬自己了以后,可能发现讲师的分析,确实会对他有帮助,从而真正参与到课程中来。就成人来看,光靠给他讲述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只有他自己体会到的东西,才真正是学到了的。在宣扬自己的观点以后,也才能学习到其他学员的观点。所以总的来看以学员为中心,比较有利于学习。先用引导的方式,然后还可以变成以讲师为中心来讲述,而以讲师为中心将很难转变为引导式,因为学员可能已经在抵触了,这将影响到整个培训的质量。 如果采用讲述的方式,就不能在课堂上很敏锐地把握住学员的需求,讲师就是在无的放失。而讲师讲述的一些东西,只能是僵死的教条和抽象的理论,因此讲述的方式一定会让学员感到枯燥和乏味,从而影响吸收的效果。这些东西学员在工作之余,其实都可以看到,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学习。如果学员连在课堂下面学习这些理论的热情和能力都没有,那么这样的学员学习心态就不好,没有培养的价值。 其实引导的授课方式也要和讲述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完成培训。一般来说对于知识类的内容,如果学员没有接触过,不大可能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员得出结论,用讲述的方式比较好;如果是心态和技能方面的内容,引导的方式可以让学员有更多的体会,而引发思考。 有人说引导方式是在混时间,呵呵。站在企业的角度上,这么说也可以理解,毕竟企业花很多钱组织培训,企业都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你能给他最多的东西,而不管这些东西,学员有没有学到。碰上这样的客户,也只好讲述了,没有办法。我认为如果引导到最后,讲师没有自己的观点,只是一味地用所谓的“授课技巧”来对付学员,那就是在混时间,我建议学员问他一下,“老师我们想听一下,你对这个事情的观点”,混时间的讲师一定会露马脚。而讲师有自己的观点,我就把他定义为好的培训讲师。一般来说讲师的观点是在学员观点的基础上,深刻一点;或者区别于学员的观点,给一些新的角度,另类思维;实在没有新想法,也要有趣一点。 关于作者: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