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天地: 甲春秋品牌战略: 第6页
洋液晶“台湾门”考验国人理性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12-07)
|
最近,日韩液晶电视制造企业采用“台湾屏”事件被炒得沸沸扬扬,许多媒体乃至于业内人士都倾向于认为,这些外资企业“涉嫌欺骗消费者”,令这些企业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作为卷进该事件的当事人之一,我发现,部分媒体在使用我的观点时多有曲解,无中生有� ... ... (阅读: 3079,评分: 10.00分/1人,行业: 家电/彩电)
|
如烟有什么资格为尼古丁翻案?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12-07)
|
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如今,竟然有人要为尼古丁这个罪魁祸首翻案。
“尼古丁被人们冤枉了好几百年,到了该平反的时候。”如果这话是一般人说的,你可以一笑了之;如果这话是烟厂老板说的,你可以认为他别有用心;如果这话是一个给人们提供戒烟产品老板说� ... ... (阅读: 2534,评分: 5.50分/2人,行业: 食品/糖烟酒)
|
中国彩电为何麻烦不断?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12-06)
|
近有媒体报道,2007年3月1日之后,凡是进入美国市场的电视机,必须符合ATSC(先进电视制式委员会)制定的技术规范。因为该技术规范后面捆绑着的是美国技术专利,因此,该规定意味着美国最大的彩电供应国——中国,将继2004年春“反倾销”之后,再次遭遇巨大的“� ... ... (阅读: 3570,评分: 8.00分/3人,行业: 家电/彩电)
|
固守“CRT思维”,中国彩电将万劫不复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12-06)
|
2007年3月1日之后,美国将向进入其市场的电视机征收专利费,虽然具体数额尚未公布,但是,人们一般认为,作为美国最大电视机供应商的中国,无疑是这场“美国麻烦”的最大受害者。
为什么说中国是最大受害者?除了中国是美国电视最大输出国这个原因之外,还因� ... ... (阅读: 3266,评分: 9.00分/27人,行业: 家电/彩电)
|
中国营销走出去,为时尚早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12-06)
|
中国营销目前尚处于“拿来主义”阶段
我们知道,中国社会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事实上,中国的营销水平及实力,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考察一个国家营销水平的高低,其实是有参照物的,那就是看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营销永远附属于� ... ... (阅读: 2767,评分: 10.00分/1人,行业: 其它)
|
祝贺格兰仕终结“俞尧昌时代”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10-27)
|
当格兰仕微波炉十几年走不出“高销量、低赢利”的尴尬处境,且其空调产业同样难以对企业形成利润支持的时候,人们开始反思“格兰仕模式”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我一直把格兰仕作为观察和研究中国企业营销模式的一个样本。选择它做样本,不是因为它多么成功, ... ... (阅读: 4518,评分: 2.70分/10人,行业: 家电)
|
“新装科龙”能否圆海信梦想?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10-12)
|
9月1日,科龙(KELON)正式换标,把KELON“K”字母上那长长的红色一撇,换成了Hisense(海信)“i”上那橙色一点。海信对此的解释是:这是把海信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稳健的经营作风,移植到科龙,达到重振科龙雄风之目的。 科龙换标,可以视为中国企业换标大潮� ... ... (阅读: 3057,评分: 10.00分/2人,行业: 家电)
|
可笑的富士康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10-10)
|
9月3日,富士康突然发表声明,撤消对第一财经日报相关诉讼,沸沸扬扬了半个月的富士康“天价索赔案”骤然落下帷幕。而这一天距离8月31日追加第一财经日报为被告,不过4天时间,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既然已成前尘往事,我们不妨替富士康回望一下:� ... ... (阅读: 3502,评分: 10.00分/1人,行业: IT/PC)
|
“全数字电视”:2007彩电主战场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10-09)
|
2006年8月底,人们期待已久的国家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终于出台,中国数字电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地面传输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数字电视有线传输、卫星传输、地面传输,三大标准全部到位,从而使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标准瓶颈”不复存在。 ... ... (阅读: 2431,评分: 4.67分/3人,行业: 家电)
|
“CRT退市”传言,凸显中国彩电业尴尬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09-30)
|
一则“CRT电视将于一年后退市”的传言,让几乎所有彩电企业出了一身冷汗。
我无法得知这个传言背后的真相,但是,有一点我敢肯定,那就是这绝非空穴来风,依照彩电企业对平板电视的狂热,说出这样的话来也不足为奇。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几乎所有被点名道 ... ... (阅读: 4489,评分: 6.14分/7人,行业: 家电)
|
投资等离子,长虹步入“深水区”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09-29)
|
近据媒体报道:长虹欲联手国内最大显像管制造企业彩虹集团,进入等离子显示屏制造领域,预计总投资达到8亿美元。因为该投资实施于日本、韩国一些传统“等离子派”企业纷纷转投液晶阵营之际,因而格外引人关注。人们普遍担心,长虹如此投资,是一种轻率和冒险。 ... ... (阅读: 3741,评分: 5.50分/2人,行业: 家电)
|
彩管企业的荒诞逻辑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09-29)
|
9月26日,8大彩管制造企业在北京召开“彩管发展趋势论坛”,一致认为,液晶电视存在“画面拖尾”问题,因而断定“液晶电视存在严重技术缺陷”,甚至预言“液晶电视将比CRT电视更早退出市场”。
此言一出,业界哗然。在理性人士看来,彩管企业集体炮轰液晶电视 ... ... (阅读: 2295,评分: 10.00分/1人,行业: 家电)
|
华为VS海尔:技术优势和营销优势的比拼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09-20)
|
2006年5月8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正式宣布更换企业标识。业界的解读是:第一,华为的国际化战略将进一步提速;第二,不排除华为借推广新标识之际实施品牌转型,逐步将“廉价的华为”升级为“技术与品质的华为”。在此之前的3月16日,华为与全球最 ... ... (阅读: 4099,评分: 7.75分/12人,行业: 其它)
|
解读索尼危机背后的成因
(董盟君、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02-25)
|
2005年以来连续发生多起危机事件,索尼给人们留下一个深刻印象:索尼正在进入多事之秋。
曾几何时,索尼被视为全球消费电子的顶尖品牌,拥有一台索尼的产品意味着荣耀和身份,成为索尼成为许多企业的梦想。但是今天,这种品牌印象正在渐行渐远,至少在中国是� ... ... (阅读: 5409,评分: 8.80分/10人,行业: 家电)
|
海尔:战略转型迫在眉睫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02-08)
|
2004年,曾经有媒体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企业到底应该高调如海尔,还是低调如华为?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时光流转,今天我们是不是已经找到了答案?
2005年底召开的“海尔创业21周年暨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研讨会”透露,预测2005年海尔� ... ... (阅读: 3456,评分: 8.20分/5人,行业: 家电)
|
中国彩电通向世界的“四重门”
(刘步尘、李扬波,中国营销传播网,2006-01-12)
|
虽然2005年岁末大考的成绩还未揭晓,本土品牌主导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的结论已经甚嚣尘上。据悉,截止到2005年10月份,以TCL、海信、厦华、创维为代表的本土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75%,在全球处于液晶电视领导地位的日韩品牌已经被挤压在不足25%的市场空间里 ... ... (阅读: 3085,评分: 9.00分/3人,行业: 家电)
|
央视高清认证与信产部不作为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5-12-23)
|
最近,中央电视台因为开展高清数字电视认证,一下子把自己置于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包括电视制造商在内的不少人士认为,央视并不具备实施该项认证的资格。信产部国标AVS工作组更有人放言,如果央视采用MPEG-2作为高清数字电视编解码标准,一年至少要向国外组织 ... ... (阅读: 2856,评分: 10.00分/3人,行业: 家电)
|
大卖场如何实现全源客户推广?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5-12-11)
|
划分客户类别的方法很多,比如老客户、新客户,优质客户、非优质客户,重要客户、一般客户等等。如果以地域远近为标准,还可以划分为远源客户、近源客户。比如,小区便利店的顾客,基本上都是本小区的人,这些顾客我们称为近源客户。大型商场的顾客来自四面八� ... ... (阅读: 3003,评分: 7.75分/4人,行业: 商业/百货零售业)
|
跨文化整合:到底整合什么?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5-12-08)
|
前不久,联想集团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启动Lenovo品牌战略,把原计划5年的IBM品牌过渡期提前了整整4年。今年9月底,联想刚刚宣布完成国际化业务整合。
由上述两件事,我们得出结论:联想国际化战略已经取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
此前,许多人为联想担心:两个背景� ... ... (阅读: 3070,评分: 9.75分/4人,行业: 家电)
|
营销不是救世主
(刘步尘,中国营销传播网,2005-12-06)
|
我曾经长时间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中国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再很难持续发展下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出?
第二,为什么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表现优秀,一旦走出国门便黯然失色?
在思考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我往往会同时想起三星CEO尹钟龙说的那段话:� ... ... (阅读: 5322,评分: 7.84分/19人,行业: 其它)
|
更多文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刘步尘现任甲春秋传媒机构策略总监。历任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策略总监,TCL集团彩电新闻发言人。著名家电产业观察家,企业新闻传播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新浪网、中国营销传播网、销售与市场、人民网、博锐管理在线等媒体专栏作家;国美集团战略顾问;“前沿讲座”特聘专家;《新营销》杂志专家团高级顾问;热讯家电网特聘客座专家。2005年中国10大营销专家入围人,2004年“金凤凰”营销大奖实战营销案例唯一特别金奖获得者。专注企业品牌策划、推广、管理,新闻传播、营销培训研究十余年。邮箱:liubc2007@vip.sina.com,MSN:liubczlzw@hotmail.com,电话:037165861889,13523033066
欲了解更多刘步尘信息,直接在“百度”或“GOOGLE”搜寻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