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六成以上居民赞成按市场原则重组航空公司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调查发现,6成以上的居民赞成或希望按市场原则进行民航重组,避免使用行政和计划手段。 记者单羽青12月25日北京报道 前不久,中国民航总局决定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三大骨干航空公司为母体,组建中国民航三大集团公司。但山东航空公司逆势而动,想兼并民航总局直属的中国西北航空公司。最近有报道称,民航总局直属的10家航空公司基本上完成重组的前期工作,这意味着山东航空公司兼并西北航空公司的企图被封杀。那么,民航公司重组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重组及其“地方军”兼并“国家队”的想法?日前,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就这些问题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的900余位居民进行了调查。 绝大多数居民乘坐飞机会特意选择航空公司。在回答若乘飞机是否会特意挑选航空公司的问题时,高达82.1%的居民表示乘飞机经常和有时会特意选择航空公司,表明航空公司的情况如何是能否吸引旅客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表1)。 具体到为什么信赖航空公司,39.7%的居民表示主要是因为听说过,口碑好;25.7%的居民主要是因为名声大,最好是民航直属;13.4%的居民主要是因为广告多,曝光率高。 参与国际竞争、优胜劣汰、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是航空公司重组的最大好处。调查显示,对民航公司重组最大的好处或最突出的意义,33.4%的居民认为是顺应世界航空公司重组的潮流,扩大我国航空公司的规模,参与国际竞争;28.9%的居民认为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27.7%的居民认为是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另外9.8%的居民认为是发挥管理优势、统一服务质量。这表明,我国航空公司目前存在主要问题是规模小、效益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不充分和服务质量不高。 应根据市场要求进行重组。针对民航总局以其直属的三大航空公司为母体组建三大集团公司的意图和决定,以及地方性山东航空公司想兼并民航总局直属的中国西北航空公司的情况,39.4%的居民表示赞成民航总局的决定和意图,因为政府有必要对重组进行调控和制定计划;37.5%的居民希望无论是民航总局还是山东省政府都应遵循市场原则,不做过多介入;23.1%的居民赞成有实力的“地方军”按市场规律兼并“国家队”。表明六成以上的居民赞成或希望按市场原则办事,避免使用行政和计划的手段。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