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凯航空被令停飞 民营航空面临洗牌
《第一财经日报》昨天从奥凯获悉,根据公司收到的民航华北局电报,奥凯要在12月15日至1月15日停航一个月,主要原因是担心内部股东和管理层的矛盾影响航空安全。
从2005年奥凯的第一架飞机上天至今,国内的民营航空一直因为融资困难、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以及无法得到政策倾斜和优惠,而拖着沉重的翅膀在飞翔。 从最先起飞到最早停飞 上个月,民航华北局接到了均瑶集团董事长兼奥凯董事长王均金的书面申请,称由于目前奥凯管理混乱,危及安全,建议停业,而王均金作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目前也无法保证安全责任。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要做第一安全责任人。而作为奥凯的法定代表人,反而要求自己的企业停业,也反映了奥凯内部股东和管理层矛盾的严重。 事实上均瑶集团控股奥凯,一直是低调进行。奥凯总裁刘捷音告诉记者,均瑶集团主要是通过控股奥凯的控股股东——北京交能控股公司来间接控股奥凯的。均瑶集团持有交能控股71.43%的股权,从而持有奥凯63%的股权。“当时奥凯的运营需要更多的资金,最终从两三家投资者中选择了均瑶。” 不过均瑶入股至今,并没有向奥凯派出管理人员,另外在今年2月之前,奥凯的董事长也一直是刘捷音。不过,新股东与原股东及管理层的矛盾,一直存在于公司中。 据记者了解,双方的矛盾在今年不断激化,其中包括均瑶方面希望撤换原有管理层(至今还没有实现),奥凯原股东和管理层希望引进更多投资人(目前也没能实现),以及均瑶究竟应该控制多少股份等方面。 从去年开始,均瑶集团还在为旗下的航空主业资产进行境外私募工作,最初的计划也是将奥凯一并打包来引资,但至今没有结果。 对于目前奥凯发生的问题,均瑶方面昨天不愿过多解释,只表示此前一直没有干涉奥凯的具体运营,但今年出现了民航全行业危机,均瑶希望重新整合旗下的航空运输板块,当然也包括将奥凯的客运业务与吉祥航空进行整合。 民航华北局下发的电报要求奥凯在12月1日前将停航计划上报民航华北局,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奥凯并没有将停航计划上报。 “奥凯目前的问题并不是安全问题,而是股东矛盾,即使停航也估计不能解决问题。”奥凯一位内部高层昨天指出。 不过,目前民航华北局已经成立了四个小组进驻奥凯,在飞行、机务、运行等各方面进行监督,按照安全标准每天检查。而奥凯打算引进第二架国产支线飞机新舟60也因此受到连累。本应在11月20日验收后交付奥凯的飞机,目前仍停在飞机制造厂。 民营航空集体困境 奥凯的问题,跟民营航空业遭遇的集体困境不无关系。从获批进入国内民航业那一刻起,中国的民营航空公司就飞得并不轻松。 首先在政策支持上,一位国内民营航空公司的高层告诉记者,虽然民航局允许民营航空成立并参与竞争,但在航线审批上一直比较严格,北京到上海、广州之间的热门航线,仍只被老牌国有航空公司握在手里,民营航空公司根本申请不到。 另外,由于民营航空公司没有自己的飞行员储备资源,其招收飞行员就只能依靠传统航空公司飞行员的流动,而民航总局下发的《关于规范飞行人员流动管理保证飞行安全的通知》要求,辞职的飞行人员,其飞行执照交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民航地区管理局暂存保管;飞行记录本和航空人员健康记录本,由用人单位封存保管6个月后,交所在地的民航地区管理局暂存保管。这些规定都限制了飞行员的顺利流动。 更大的困难来自资金。由于航空业是高现金流动行业,讲求规模效应,只有几架飞机的民营航空根本没有成本优势。刘捷音就承认,在没有形成一定的机队规模之前,很难实现低成本运作。这也使大多数民营航空在运营一两年后就出现资金困难。根据中国机场协会公布的拖欠机场费用的数据,部分民营航空总是位居前列。 今年以来国内航空业需求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在国有航空纷纷宣布将获政府注资时,民营航空却只能通过减支增效苦撑。一家民营航空的高层告诉记者,由于在金融支持、资金规模方面处于弱势,目前民营航空面临的处境比国有航空企业更困难,已经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此前,春秋航空董事长王正华、吉祥航空董事长王均金、东星航空董事长兰世立、鹰联航空董事长李继宁和奥凯航空总裁刘捷音,曾共同商讨联手维护民营航空利益,抱团在航空市场求生存的可能,但由于没有实际的资本连接,几家之间并没有展开实质性的合作。 “目前我能做的只有继续勇往直前,然后听天由命。”刘捷音无奈地表示。 (作者:陈姗姗)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