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公司三千亿全球“海购” 海航资本成急先锋
母公司三千亿全球“海购” 海航资本成急先锋
熊学慧 按照计划,海航集团将在4月底出资10亿美元完成新加坡物流企业CWT的收购,在6月底之前筹集到100亿美元完成CIT Group飞机租赁业务的股权交割。 近两年,海航集团累计的资产并购规模就突破400亿美元(约2800亿元人民币),成为“最积极的全球资产买家”。作为海航旗下的核心金融产业集团,海航资本在母公司全球“海购”中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 外界惊叹之余还伴有些许疑问:海航数千亿并购资金从何而来,如此“疯狂”并购会不会导致高负债风险? 海航资本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回复是,用“疯狂”一词来定位海航显然并不恰当,海航的资金来源既有企业自有资金,也有各级市场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投资收益都很可期”。 据称,海航资本承载海航集团金融板块职能,已逐步打造出完整的金融产业链条,国际化金融服务投资集团的规模也雏形初现。与此同时,纽约第二总部正在筹建,海航资本将“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整合产业资源,拓展、延伸和完善金融产业链”。 4个月12起并购 海航集团最近一次披露收购动作是在4月10日。在经过近一年的要约收购谈判后,海航将以10亿美元的价码完成对新加坡物流企业CWT的收购,而CWT的资产净值就有6.17亿美元。 此前10天,海航创新(5.240, -0.06, -1.13%)金融集团7.75亿美元(约合53亿元人民币)收购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贸易商嘉能可(Glencore)旗下石油仓储和物流业务51%的股权,预计此项交易将在今年下半年完成。 记者疏理海航的并购数据发现,仅从今年年初至4月中旬,海航集团至少参与了12起并购交易。 除了上述两项交易外,最近的交易还包括以4.46亿美元收购英国耆卫保险公司(Old Mutual)旗下美国资产管理业务25%的股份、60亿美元收购美国电子产品分销商Ingram Micro、65亿美元收购希尔顿酒店集团25%的股份,以及100亿美元收购CIT的飞机租赁业务。 另外,海航通过旗下子公司还收购了德意志银行4.7%的股份,正在积极洽购德国北方银行(HSH Nordbank AG)等。 即便在中国海外并购交易规模大幅下降的大背景下,海航仍未放缓并购脚步。资料表明,今年一季度,中国的海外交易总额为23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的交易总额为951亿美元,同比缩水75%。 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收购CWT将使海航过去28个月里的海外并购总额提高到逾400亿美元。这其中最“惊人”的一项交易是前文提到的“100亿美元收购CIT的飞机租赁业务”,这正是海航资本旗下A股上市公司渤海金控(6.970, 0.08, 1.16%)(000415.SZ)最大一笔海外交易项目。 渤海金控旗下的Avolon公司主导此项并购。这笔交易完成后,Avolon的飞机数量将从432架扩充到910架并成为世界第三大飞机租赁商,总价值达430亿美元。据称,Avolon将通过自有现金、85亿美元的债务,以及母公司渤海金控的30亿美元新股为这笔收购提供资金。如果交易顺利,此项交易将在6月底前完成股权交割。 “融资、并购、再融资”扩张有风险 “资金”问题是外界对海航极速“全球购”中关注最多的焦点之一。 需要提及的是,海航近期的全球“购购购”是在国内资本外流放缓的背景下展开的,一些国际银行家和国内观察者为此感到困惑,甚至怀疑海航是否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近3000亿元人民币的并购资金。 有媒体找出了海航近几年的财务资料以佐证其资金链紧张。 2013年~ 2015年,海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8.57%、77.33%,75.46%,长期高负债运行。而海航集团同期投资性现金流入量则长期保持负数,且迅速扩大:2013年为-316亿元,2015年扩大到-486亿元。 在如此快速“失血”的状况下,海航为何总能急速补血并大举进行海外并购?前海航总经济师文小芒早些时候撰写的《海南航空(3.340, 0.01, 0.30%)公司财务管理框架》一文“回答”了这一问题。 文小芒在文章中称,海航在1993年依靠1000万元起家开始,就一直在施行融资、并购、再融资的扩张模式。比如向索罗斯发行1亿外资股;与美国大通银行合作在美国发行1.44亿美元企业债券等。海航并不是今天才开始“国际化”,其融资渠道早就全球化了。 据称,在海航发展过程中,与其合作过的金融机构数量接近200家。在众多融资渠道中,占比最高的仍是银行贷款部分(约60%以上)。以国开行为例,国开行给予海航集团最大授信额度是1000亿元。 财务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海航共获得多家银行的综合授信额度高达5398亿元。其中,已使用2986亿元,尚未使用2412亿元。截至今年4月,海航获得的银行额度已超过6000亿元。 也就是说,即便是全球“海购”再提速,海航也有足够的资金储备。 不过,另一组数据也许会让海航迈向海外的脚步适当放缓。财报表明,截至今年4月10日,海航集团债券余额142.5亿元,其中1~3年到期的达到101亿元,金额占比较大,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将迎来偿债高峰。 文小芒也提示,“融资为了并购,并购为了融资”的模式也确实带来一些风险。比如,一旦当海航集团总体业绩不足以支撑这些负债和资金成本时,这种循环就可能瓦解,“德隆”就是一个现实案例。 海航内部资料显示,“金融”是其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支撑,海航控制金融业正是要从金融业中获得资金。而在前期的发展中,银行贷款占其融资比例超过60%,其余则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资本市场募集等方式“直接融资”。 据文小芒在文中透露,由于过度扩张,海航曾一度陷入全面亏损、现金流接近枯竭的困境,后来一下砍掉260个曾苦心求得的并购项目才“断臂求生”。 资产负债率连年下降 现在的问题是,“断臂”后求得生存并得以快速发展的海航仍然在加快并购步伐,这令一部分观察者担忧。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CAPA航空中心航空业分析师威尔·霍顿的话称:“尽管海航有继续扩张的胃口,但是它需要进行整合以及集团内部协同。” 不过,来自海航内部的观点却恰恰相反。海航资本强调,“我们的海外并购正是在海航集团内部协同的框架下开展的。” 海航资本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海航资本依托海航集团深厚的实体产业优势,近期通过一系列的并购,现下辖各类成员公司30余家,总资产逾3400亿元,收入逾300亿元,业务遍布全球100余个城市和地区。 海航资本举例称,欧洲最大的拖车租赁服务公司TIP Trailer Services 2013年成为海航的成员企业,该公司拥有44000辆拖车及相关设备,在全欧洲超过100个地点、为7000多个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而海航集团旗下的租赁公司之一SinoOceanic Shipping ASA主营业务为船舶投资与租赁,与中国及欧美多家金融机构及多家国际领先航运公司开展合作,公司立足欧洲,放眼全球,建立起中国资本与海外市场的紧密联系,这令得海航有机会成为全球领先的船舶投资公司。 据了解,自2011年开始,海航资本国际化动作不断,先后完成Seaco、Cronos、Avolon等多起收并购,同时,围绕自身业态不断夯实上下游产业链,在自身快速成长的同时,带动被收购企业快速稳健增长。 对于外界胆忧的债务风险问题,海航资本一名内部管理者对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海航充分运用系统科学的公司治理办法,不断优化公司的资产负债和资本结构,适时地为企业发展扩充资本金,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企业整体资产负债率逐年在下降。 上述管理者称,海航集团负债率连续7年下降,2016年已降至59.5%的低点,财务风险安全且可控。 “强化风险管控是海航打造全球产业链过程中保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上述管理者说,根据财务统计,在快速国际化的背景之下,海航资本2016年的资产负债率根本没有升高,反而大规模下降。 在这一背景下,海航的全球化金融布局非但没有放缓,反而在加速前行。海航资本则是其中的“急先锋”。目前,海航资本的业态横跨证券、期货、担保、信托、银行、投行、PE/基金等多领域,产业和地域版图不断扩张。 前述海航资本管理者称,海航资本纽约第二总部正在积极筹建中。“未来,海航资本将通过纽约第二总部积极搜寻全球范围内的优质金融资产,积极利用金融产业优势,支撑海航资本传统、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推动海航资本的国际化进程”。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