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财富》论坛:跨国公司在华“全面反击”
《财富》论坛在中国一年比一年“热”,但看“热”的同时我们也应冷静地关注——跨国公司在华"全面反击"。
88位全球企业500强的董事长、总裁或CEO,这几天正空降北京参加“《财富》全球论坛”。这个数字超过2001年香港年会的65位,更超过1999年上海年会的58位。这些“日理万机”的“财富巨子”为何会一年比一年热衷到中国参加《财富》论坛? “维权战”高空打压 在今届《财富》论坛北京年会的议程表中,有一项大会安排令人关注,那是一场关于知识产权的大讨论。而在以往的年会中,知识产权的讨论几乎没有声音。 “从输出产品、技术到输出品牌、输出标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正在改变竞争模式。”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如是分析。比如耐克、伊莱克斯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许可生产、贴牌加工等方式进入中国运动鞋、家电市场;而百胜、万豪等国际酒店管理集团也以特许加盟、品牌管理等形式,进入中国的快餐、酒店管理市场。 更多的跨国公司已开始通过“维权”来为竞争扫清障碍。以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为例:2003年3月,丰田因商标侵权将浙江吉利告上法庭,要求索赔1400万元。这是汽车领域第一场涉外知识产权官司。同年11月,本田以外观侵权为由,起诉河北双环酷似本田CR-V的来宝S-RV侵权,索赔1亿元。去年10月,本田再次以侵犯CR-V外观设计专利权为由,向双环、新凯等11家汽车企业进行讨伐。今年5月,通用大宇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奇瑞QQ侵权,索赔8000万元。 不难看出,这些“维权”别有用心:被外资起诉的企业诸如吉利、奇瑞等都是目前汽车市场叫得响的自主品牌。对此,本田中国事务所的新闻发言人并不讳言:“我们最终目的就是让相关车型在市场上停止销售。至于赔偿,我们不抱太大的期望。” “多元战”釜底抽薪 跨国公司产品的新潮、高档、技术领先,向来被定为市场高端。事实上也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刚进入中国的宝洁,一瓶洗发水卖到30多元。而电视机、录像机更是动辄上万元的天价。 不过,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国内品牌全面崛起,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开始节节败退。国产电视机、DVD、微波炉、电冰箱等产品更以其“质优价廉”,大有横扫千军之势。一时间,市场惊呼:“国货崛起”。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本世纪、特别是中国入世之后,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跨国公司也调整了其在华的产品战略。其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多元化推进、高中低档全面出击,说白了,就是不给国产品牌任何喘息的机会。 在洗化用品市场,以前宝洁收购国内低端品牌,通过雪藏品牌从而达到减少竞争对手的目的;而现在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则是直接利用其作为进攻低端的利器。 在家电市场,索尼、东芝等跨国品牌除继续占领高端外,向中低端渗透似乎又显出上世纪80年代的市场雄风。一个鲜明的例子是,LG微波炉产量已远远超出曾被称为“微波炉大王”的美的,甚至包括格兰仕。 在医药市场,一向只生产价格高昂的处方药的外资企业,也开始放低姿态,开始生产相对便宜的非处方药(OTC),与国内企业争夺日益庞大的零售蛋糕。比如被誉为中国处方药第一“洋品牌”的阿斯利康,开始进攻OTC;而欧洲最大药企诺华、中美施贵宝等,其非处方药行动则更早。 “投资战”扩张渗透 当然,对跨国公司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本,然后利用资本做大品牌进而拓展市场。实际上,近几年跨国公司为争夺中国市场,最大的行动仍是加大投资。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跨国公司纷纷在华建立地区总部,以就近管理和协调在华业务。据《财富》调查,92%的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首选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 当然,跨国企业在华投资的规模和层次也不断提升:从一开始的劳动密集型小项目,到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大项目,从一般加工业到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目前,汽车、集成电路、电信、金融、旅游、咨询、物流、批发和零售、公用事业等成为外商投资新热点。中海壳牌投资45亿美元,日系三大汽车全部落户广州,柯达投资13亿美元在华建立胶卷、冲洗药液、数码相机等全系列生产基地…… 为了在中国市场掌握更多的主动权,跨国企业在华投资也开始通过增资扩股等形式,由合资合作走向独资或控股,以便分享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知识库等战略资源。经过多年谈判,阿尔卡特以“50%加1股”的模式控股上海贝尔,而联合利华等跨国公司还在积极谋求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深度介入中国资本市场。自2000年始,外商独资企业从量上已超过合资企业。(记者 汪令来)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