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当前经济转机的三大特征
我国10月份经济景气虽然出现波动,但宏观经济形势确实出现了重要转机,并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内需外需双增长同时带动经济转机。 首先是外需出现恢复性高增长。今年以来,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摆脱危机的阴影,经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带动世界经济加快增长。在这一形势下,我国外贸出口出现了恢复性的高速增长,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间的关系,大体回归到危机前的正常状态,外需不足的矛盾出现阶段性缓解。 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出现经济转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1999年以来,在总结扩大内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了扩大内需的政策体系。从主要着眼于政府向基础项目直接投资,到同时重视技改贴息;从主要着眼于扩大投资,到投资与消费并重;在扩大国内需求的同时,注意了努力扩大出口;在努力增加有效需求的同时,注意了调整和优化供给的政策,加快了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步伐,加大了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了对教育等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一方面有效地支持了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长,另一方面缓解了部分企业面临的困难,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 今年以来,工业各行业中,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机械、汽车、纺织、医药、钢铁、电力、铁路均处于稳步快速增长状态;煤炭行业下降幅度有所减缓;石化行业增速虽有降低,但仍处于较高增长水平。部分国有大企业开始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民营经济加快了调整升级的步伐。受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房地产业出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不仅在需求增长方面表现出来,而且在供给方面,在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方面也开始有所体现。 二、经济转机标志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新状态。 当前的经济转机对宏观经济形势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因为:第一,经济转机的出现,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本消失,外需重新成为内需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第二,经济转机的出现,标志我国宏观调控体系方向性的转变已初步完成。从抑制需求扩张,到刺激需求增长;从治理通货膨胀,到防止通货紧缩,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在新的总量环境下开始发挥新的作用,并在缓解总量矛盾中收到了明显成效。第三,经济转机的出现,标志我国供给层面开始发生积极变化,经济结构调整使供求结构性矛盾有所缓解,战略性重组使部分国有大企业焕发生机,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使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我国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和源泉。 在国际因素、需求政策因素和供给政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经济运行开始转向以优化结构,突出质量和效益为主线的平稳增长状态。这是1998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状态的一个新的重要变化。 三、经济转机是初步的,需要继续巩固。 从目前情况看,经济转机只是表示了经济运行状态转变的趋势,还不意味这一转变已经完成。主要由于:第一,供求总量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改变。据统计部门分析,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的首要因素是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大约占到生产资料全部涨价部分的5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的回升主要因为服务收费价格的提高;商品零售价格回落幅度减小,主要受鲜活农副产品价格季节性波动的影响。在工业品市场,供大于求仍然是商品供求关系的基本状态。需求约束在未来仍然是影响企业预期、限制生产投资活动的主要因素。这表明工业保持稳定增长的供求关系格局还未完全形成。由于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因此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第二,企业状态的好转是有限的。据有关分析,企业经济效益的好转,在很大程度上与原油价格上涨、银行降息等外部因素相关,部分国有大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也缺少产业升级和制度、机制转变的支持,尚不稳固。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需要技术创新体系的支持,也需要经济激励机制的支持。第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存在隐患。粮食供给从长期看,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由于农产品价格问题、乡镇企业发展问题、农民工就业机会减少问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前景尚不容乐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较大困难。第四,国际经济仍然存在不稳定因素。目前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已经对欧美、日本、东南亚国家地区的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美联储实行的紧缩政策在抑制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有专家认为东亚国家的经济恢复仍然是表面的,基础还很脆弱,爆发新的金融危机的可能仍然存在。总体看,国际经济中仍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外部因素对我国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仍有可能出现。(摘自经济日报)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