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部攻城、内挖墙脚 地下洋保险暗流涌动
本报记者郭晓军
“北京每天大概有30—40个左右的保单被香港的外资保险机构签下。”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郝演苏6月27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这位中国权威的保险学者透露,去年香港寿险市场大约有1/3的保单来自内地,而香港的外资保险公司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获准在内地销售保单。 洋保险暗地抢滩 尽管直到今年6月份,北京保险市场才迎来第一家洋保险———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不过,一些北京居民对洋保险已经并不陌生了———一些未经中国保监会许可的外资保险公司通过种种渠道向北京市场销售各类寿险保单已是保险业内公开的秘密了。据了解,私自进入内地保险市场展业(卖保险)的保险公司主要是在香港和澳门的外资保险公司。新华社的资料显示,这些海外保险机构近些年在福建的晋江、石狮及广东的汕头、中山、深圳等地招揽业务,抢滩吸保已取得“骄人”成绩:每年单从福建泉州等地收取的保费就高达上亿元。 同内地合法的保险公司相比,港澳保险机构在内地抢单,选择的客户群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的私人业主等富裕人群,所签多是年缴保费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元的大额保单,据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称,这些地下洋保单保费至少是5万美元以上。在广东中山、汕头、珠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除海外保险公司业务员偷偷推销其人寿保险外,前些年还出现一些未获准入的海外保险机构以各种隐蔽手段,乘内地保险市场监管力量薄弱之机,潜入这些地方非法开展保险中介活动,在当地招募业务员展业。郝演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去年香港寿险市场1/3的保单来自内地,而迄今为止,香港地区没有一家外资保险机构获准在内地营业,也就是说,由内地流入香港保险市场的地下保单竟占到香港寿险市场的三分之一。郝教授还透露,在北京市场,平均每天有30到40张保单被香港的外资保险机构签下。 外部攻城 内挖墙脚 由于内地保险公司因外汇管制还不能承做美元保单,无法满足这类人士的需求,由此引起一些到内地工作的外籍人士必须在港澳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不过这种方式慢慢地演变为一些在外企工作或与外籍人士接触较频繁的高级白领。郝演苏教授介绍,这些高级白领,或者有海外亲属关系的,以及满世界坐飞机出差的人士已成为这些地下洋保单的主要客户群。而北京目前已成为国际跨国公司驻扎最密集的城市,为数众多的高级白领们自然成为外资保险公司眼中的一块大肥肉。 因为这些外资保险公司在内地没有获得经营牌照,而内地又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因此,这些外资保险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向内地输出保单。香港法律规定不保护在香港管辖以外地方签署的保单,因此,这些保险机构多派业务员来内地进行推销,然后在香港成交。许多保险公司通常采取组织这些准客户去香港旅游的方法,在香港将保单一手签订。去香港的路费均由保险公司支付。更为厉害的是,这些保险机构已渐渐盯上内地保险公司的王牌业务员,通过这些手中握有大量优质客源的业务员,地下洋保单的拓展速度得以提速。“内地居民在香港买保单并不违法,不过,这些没有营业牌照的外资保险机构在内地的推销活动却是违法的。”郝演苏指出。 中资保险暴露软肋 尽管中资保险公司近年来在保费规模和机构扩张、产品开发方面均比前几年有大幅度地提升。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迄今为止,所有的中资保险公司均没有开设外币保单业务。 郝演苏教授进而指出,有那么多的人在购买这种保险,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内地的保险市场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内地保险公司至今没有开设外币寿险保单,这样对那些长期去海外工作或学习的人来说十分不方便,再加上我国保险公司在海外的经营网点奇缺,使保险赔付成为难题。对此,郝演苏建议中国保险监管机构应该允许中国的保险公司开设外币保单。二是允许中国保险公司出国设立机构,增加网点。郝演苏认为,目前采取与海外保险公司建立战略结盟关系是比较现实的途径。 地下洋保险暗流涌动已引起了中国保监会的重视。中国保监会国际部主任孟昭亿指出,近期某些香港保险机构特别是寿险机构未经我国保险监管部门批准,频繁到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开展保险业务,是违反我国现行金融法规的严重违法行为。 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该办法对未经央行批准擅自设立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由央行依法予以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且5年内不受理其提出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或其他营业性机构的申请。 尽管如此,地下洋保险仍然在内地与港澳之间流动,因为这块市场太大了。当然,随着中国保险市场的日益开放,更多的外资保险公司将体面登场,到时候,地下洋保单必然日益减少。不过,正如郝演苏教授指出的那样,只有中资保险公司做强做大了,填补了外币保单这块空白,相信地下洋保单会越来越少,而这个时候正是中资保险公司壮大和成熟之时。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