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汽车自由品牌越来越少
本阶段合资热点在轿车,下一个热点将在重型载重车领域
顾少华 随着日前东风和日产公司的全面合作协议的签署,中国汽车产业以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三大集团为主的格局基本奠定。中国今后汽车业的发展主要看这三大集团的发展。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今年以来三大汽车集团与跨国公司进行的高频率的合作。 2002年4月,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提前续签了合作协议,将合资期限延长了20年,同时双方实施第七次增资,上海大众的注册资本达到63亿元。上汽集团与美国通用公司的合作进展顺利,其生产的轿车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2002年8月29日,一汽集团借助天汽集团和四川丰田公司之手,与日本丰田公司实现了全面合作。一汽集团可以借助丰田公司之力取得国内轿车产量第一的排名。 2002年9月19日,东风与日产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且与日产公司合资成立一个新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这将改变公司以前在与外资合作进展不利的被动局面。通过与日产的合作,可以加强与雷诺公司的合作,同时还可以促进标志-雪铁龙集团与公司的合作进程。 目前与外资合作的重点还是在轿车领域,我们判断,汽车行业下一个合资热点在重型载重车领域。 三大集团的企业构架 1.一汽集团 20世纪90年代初,一汽集团与德国大众成立了合资公司生产轿车,目前公司与德国大众的合作关系非常牢固。最近一汽集团又与丰田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随着旗下的一汽轿车与日本马自达公司的合作深入,公司还有可能牵手美国福特公司。 2.东风汽车集团东风公司 2001年将与雪铁龙的合作上升到与标志-雪铁龙集团的合作,主要是在轿车方面的合作。本次与日产的全面合作,迈出了金三角计划的第一步。公司还通过受让悦达起亚的部分股权与韩国现代集团有了联系;通过广州本田发动机项目与日本本田公司进行了几年的合作;最近又与广州汽车集团、本田公司成立了一个轿车生产基地,产品全部出口,但是估计本田公司将会走丰田的路子,借广州汽车集团之手实现与东风汽车公司的合作。 3.上汽集团 上汽集团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与德国大众建立了合作关系,其生产的桑塔纳轿车一度在国内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50%。而后上汽集团又与美国通用进行了合作,目前合作进行的如火如荼。2001年初,上汽无偿受让了安徽奇瑞20%的股权,2002年6月又与通用、柳州五菱合资组建了上海通用五菱公司,生产微型车。携手大众和通用,上汽集团确立了其在轿车行业的领军地位。同时,上汽集团还在觊觎南汽集团和江铃汽车集团,准备介入商用车领域。 随着三大集团与世界汽车制造巨头的合资、合作完成,三大集团的强势地位更加稳定,中国以三大集团为中心的汽车格局基本确定,其他几个集团,虽然也有合资概念,如长安集团也与福特公司进行了合作,但是由于偏隅一方,对三大集团的威胁不大。其他几个集团更是根本无法与这三大集团抗衡。 世界汽车巨头中国竞争中国目前在轿车市场的竞争,主要是欧美汽车巨头和日本汽车巨头的竞争,几大汽车巨头看好中国这个最具潜力的汽车消费市场,纷纷主动与中国合资,其主要目的仍然在于培育市场,抢占先机。通用、大众是先期的赢家,丰田、本田以及标志-雪铁龙集团通过加强与中国企业的合作,也占据了一定的份额。本次日产和东风的全面合作,同样也是为了尽快占领中国市场,加强他们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对于像美国福特和长安集团、江铃汽车集团的合作、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积极开发与东南集团的合作以及宝马与华晨集团的合作,由于这些企业在国内的规模和影响力有限,暂时不会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格局。 民族自有品牌逐渐消失 随着合资的完成,中国的汽车工业越发缺少独立性,中国的自有品牌越来越少,特别是在轿车行业,除了“红旗”、“奇瑞”、“吉利”以及随后推出的“中华”品牌以外,几乎没有民族品牌。三大集团只是一个加工制造中心,远远成不了研究设计中心,这也许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悲哀。不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已经告别原来轿车产品落后世界先进国家20-30年水平历史,现在的轿车无论从质量还是从式样,都和世界接轨了。中国的汽车制造工艺水平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现阶段,中国只能说是一个汽车生产消费大国,远远不是汽车强国。 重型载重车领域预热 跨国公司已经看到我国轿车行业的需求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从目前合资的产品来看,主要还是局限在轿车行业。下一个外资的合作重点,将在重型载重车领域。 国内蓬勃兴起的投资热潮,对重型载重车的需求越来越多,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国内目前自主开发和大批量生产的重卡限于30吨以下,30吨以上产品主要依靠进口。而我们分析认为,30吨以上的重型载重车将是下一步的重点发展方向,预计国内主要的重型载重车生产企业一汽集团、东风公司、原来重汽下属的三个企业以及福田汽车、春兰集团等都将采取与国外著名重型载重车生产企业合资或者合作的方式进行生产,目前在与国内企业合资处于落后状态的戴-克公司、雷诺公司以及VOLVO公司将成为重型载重车合资的热点。 ---------------------------------- 东风日产联姻连带效应 供应商追随日产到中国 ■黄兵 9月24日从武博会上传出消息:东风、日产联姻后,有近50家日产的汽车零配件配套公司正在积极策划与中方合作。日方有关代表己抵达武汉,以期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 据称,一个星期前,日产即向一批汽车零配件配套公司下达“通喋”,如果这些公司不在近期向中国转移,将断绝合作关系。 有关人士透露,日产自1999年起经营状况恶化后,连续7年亏损,几乎濒临破产。1999年法国雷诺控股日产,委派卡洛斯·戈恩担任日产董事、CEO。这位欧洲人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行日产复兴计划,3年内裁员2.1万人,关闭5家工厂,卖掉非生产部门,将13000多家零部件原材料供应商压缩为600家,将采购成本降低了20%,从而在一年多时间成功“复活”了日产。今年5月,卡洛斯·戈恩再次推出复兴计划的“秭妹篇”——180计划将中国市场也包含在此项计划中。然而,一直被业界看好的日产在郑州的合资公司,日产仅占5%的股份,法国雷诺在中国生产的三江雷诺也只卖出了几千辆客车。日产与东风的合作却为日产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转机,通过旗下参股公司台湾裕隆与东风合资生产的风神蓝鸟取得了意外成功。 此次日产与东风全面合作,计划至2006年投入6亿多美元生产产品,引起国内外众多零配件配套公司的关注。因日产已允诺将上海、十堰、襄樊等地供应商纳入全球采购体系,已在日本经过一番争斗的日产的零配件配套公司更是对日产在中国占50%股份的日产-东风新公司虎视眈眈。日产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出日本的零配件配套公司,只有向中国转移,才能与之进行长期合作。因此,日产的一大批供应商纷纷前往中国,试图与中国的相关企业建立关系。据了解,此次借武博会来寻找合作伙伴的企业有近50家,此后,还会有更多的企业跟风来到中国。 业界人士分析,由于日产、东风全面合作后,将生产基地设在襄樊、十堰,这批日本零配件配套公司大部分将与湖北境内的相关企业合作,其合作方式将以委托加工为主,以后逐步发展成为合资、合作关系。(摘自中国经济时报) ---------------------------------- 中国车市大盘点:进口车打水漂 国产车偷着乐 【2002.09.27 10:23】 走过了大半年的2002年显然让一些权威机构的年初预测“大跌眼镜”———2002年,进口车非但没有潮水般地涌进国门,众车商手中仅有的少量进口车竟成了稀缺资源,车价不仅不跌,反而一路看涨。 与此相对,国产车在价格并未出现多少松动的状况下,销售竟呈现出乎意料的上升走势。 “打水漂”的进口车 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对进口车关税开始了入世许诺的第一步:关税降幅使排量3升以下轿车由70%降到43.8%,3升以上轿车由80%降到50.7%。如此,关税的降低使进口车价格平均降低了10%左右。 年初,进口车交易量也开始显出“入世效应”,较去年攀升,3-4月汽车进口量更是急剧增加,4月达到11246辆。但是随后发生的情况彻底打破了所有人的预测,汽车的进口量不升反降。5月的进口量只有10891辆。 业内人士认为,进口车数量的急剧减少与许可证有直接关系。事实上,今年年初,由于许可证相对宽松,进口车曾经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价。2月份,尼桑风度和日产阳光曾降到最低33万元和23万元。 然而,政策的松动也给了一些人恶炒许可证的可乘之机,有报道称一张证已炒到七八万元。5月,国家机电办发布一纸通令,表示对该行为可动用司法程序严厉清查。 这个通知截断了许可证非法流入市场的暗流,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压低了进口车配额。之后,汇率风波更是让进口车“雪上加霜”,由于美元兑欧元、日元汇率的持续走低,导致日本车和欧洲车价格上扬,反映到国内市场售价时,几乎把年初关税下调的影响基本对冲。进口车市很快出现反弹,尼桑风度5月升至35万元,8月份再升至37.8万元,日产阳光也涨了几万元,而奔驰S600的市场价更是比年初暴涨了15万元。 受此影响,进口车的库存反超入世前,达到了近几年最高值。资料显示,上半年全国保税区积压的进口车接近2.5万辆,如果算上香港的到港车,总库存已超过了3万辆。 “偷着乐”的国产车 去年下半年,人们普遍预测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汽车特别是轿车价格将与国际接轨,出现大幅下降。最先受到冲击的是国产中高档车,之后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推到低档车。因此,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严重,一些经销商在通常属于旺季的12月居然关门放假。 不过,吹响国产车进军号角的却是经济型车。1月16日,上任不久的夏利公司董事长张世堂做出惊人之举,宣布夏利最低降到3.8万元,降幅达30%,从而掀起一场国产轿车的价格大战。很快,许多车型跟风而至,奥拓更是降至轿车的最低价3.58万元。 然而,当时人们似乎还在“痴心守候”着入世后的进口车动作,年初的这轮降价在很大程度上仅是车商们的“独角戏”。此后,进口车价格并没有出现大幅降价,同时也没有显现对国产车形成威胁的迹象,等待买车的人终于不再等待,在一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国产汽车的销售开始走热。 据了解,今年1-7月,轿车销量为573440辆,同比增长达到39.9%,增长最快的是经济型轿车,销量增幅竟达到114.3%。其中,第二季度以后的销量占绝对比重。到8月,国产轿车销量更是超过10万辆。 对于国产车的异常火爆,业内专家分析,从去年到今年,国家推出的政策基本都是以鼓励汽车消费为主。 产业政策方面,放宽了行业准入的限制,一些民营企业得以进入轿车生产行业。从消费政策看,今年国家在汽车降价之后很快调整了汽车购置税;对于达到国家环保标准的汽车减免15%消费税;二手车在今年1月1日起取消购置税;明令全国各地取消针对汽车征收的各种不合理收费项目。另外,全面启动汽车消费信贷。 专家看势:国产车再降价可能在明年初 记者了解到,目前,随着第二批进口配额许可证在部分省市的逐步发放,部分进口车价格近期开始出现回落。然而,第二批许可证的发放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响。以上海为例,其一年的进口车交易量大约有8000辆左右,而今年的许可证总共约4000张。不难看出,有关部门控制进口整车政策在总体上暂时还不会改变。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进口车价的回落,只不过是挤了点水分而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幅降价,这受到许可证、市场、关税下调幅度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进口车价只会小幅回落,很难在短期内发生大的变化。 国产车方面,经销商们普遍看好今年的秋冬车市,上海大众一位特约经销商预测接下来的车市不会下滑,理由是今年消费者买车的热情已经被调动起来,人们对买车不再犹豫。 业内专家则认为,不能排除今年车市的火爆有非理性因素的成分。从长期看,国产轿车价格走低是一个趋势,毕竟关税将逐年下降,而从2005年1月1日起将取消轿车进口许可证,国产轿车的竞争压力也将越来越大。然而,由于私人买车热情持续高涨,加之汽车信贷市场迅速膨胀,因此年内不大可能掀起新一轮降价潮。专家预测,国产车下一轮降价潮可能发生在明年年初,但还要视进口车关税进一步下调的具体情况而定。(据新闻晨报)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