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人保沪华泰抢单 贵州千万保费“逃逸”调查
张宏
一向波澜不惊的贵州省保险市场因外来者的“入侵”一下子风起云涌。华泰上海分公司和深圳人保千里之外杀入,抢走三笔大单、逾千万保费。 业界震动,一纸《脱保情况说明》年初提交到中国保监会贵阳特派办稽核检查处案前,特派办官员开始紧急调研。 贵州保险市场规模不大,2002年除车险外的财产险保费仅2亿多元。多年来,贵阳人保、太保和平安三分天下,一网打尽辖区内大小企业的财产保险生意。 千万保费“逃逸”,虽说仅相当于当地市场5%的份额,但贵州只有可数的几家大企业,“在保源不多的情况下,如果外地保险公司再通过异地承保拿走其他目前比较看好的业务,对贵州保险市场将有比较大的影响。”贵阳特派办稽核检查处张越科长忧心忡忡。 随着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经营区域的进一步放开,通过异地承保,内陆省份保费流向沿海发达地区的管道已日渐畅通。对于贵州这样的保险市场发展弱势地区,靠什么来留住可能外流的保费呢? 深人保、沪华泰抢单 在年初的一次例行检查中,特派办发现贵阳太保的保费收入出现明显滑坡,于是去函询问。在复函中,太保认为,中国联 通贵州分公司、贵阳卷烟厂和贵阳轮胎厂三家企业保费外流是造成公司保费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 这三家企业都是贵州省的保源大户。据贵阳特派办机构管理处马义江处长介绍,贵州联通今年的保费达到345万元,由华泰上海分公司承保;贵阳烟厂总保费850万元,其中150万元保费流向深圳人保。同时,深圳人保2001年还承保了贵阳轮胎厂的企业财产和产品质量责任险,保费近500万元。三笔相加,保费总额约1000万元,相当于贵州省除车险外财产险市场的5%。 怎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保费外流?通过详尽的调研,贵阳特派办了解了烟厂和轮胎厂保费外流的前因后果。 2001年之前,贵阳人保一直承保着烟厂的综合财产险,包括800万元的货运险及机车险等,年保费2000多万元。但烟厂一年的赔付额仅几十万元,为控制成本,烟厂从2002年开始引入竞争机制,改由贵阳太保、平安、和人保三家共保。 今年,竞争范围进一步扩大,深圳人保也找上了烟厂,加入竞标行列。最终烟厂方面决定,货运险由贵阳平安承保,保费达500多万元;企财设务部分由深圳人保承保,保费达150万元;企财存货部分由贵阳人保承保,保费近200万元。 而轮胎厂原先由贵阳太保承保,提供包括企财、轮胎产品质量保险和车辆保险的一揽子保险计划,保费达700多万元。2001年,深圳人保从贵阳太保接手了企财和质量保险,保费近500万元。 深圳人保市场部一位人士证实承保了贵阳轮胎厂。但在与记者电话交谈中,他却抱怨道:“轮胎厂的赔付率太高,超过100%,我们明年准备不做了。” 真正让贵阳特派办下了大工夫的,却是对华泰上海分公司异地承保贵州联通问题。 “华泰上海是委托贵州华邦保险代理公司承保了贵州联通。为了调查华泰上海是否具有异地展业的资格,我们专门去函请保监会上海特派办帮我们落实这个事。”张越说。 在发给上海保监办有关《诚请调查华泰上海分公司在贵州展业问题的函》中,贵阳特派办质疑说:华泰上海未提供总公司对其进行异地承保授权的证明材料,要求华泰上海补报材料却至今未有结果。 在记者见到的华泰保险出具的保单上,华泰上海共承保了贵州联通2003年包括建筑物、机器设备、附加盗窃险、基站设备等在内的一揽子财产保险计划,总保险金额达14.7亿元,保费约350万元,分两次付清,保险标的坐落地址覆盖了贵阳、遵义、安顺等9个地区。 随后,华泰上海向贵阳特派办提供了总公司异地承保授权的证明材料,并证实曾在保监会上海特派办备案。基于此,贵阳特派办也对此问题做出了基本结论:有关规章存在歧义,因此不能界定华泰上海未在贵阳特派办备案是否属于违规行为。 投保人受益 “保费外流直接影响就是当地保险公司保费下降,相应影响到员工福利及保险公司的发展,大而言之就是本区域保险业发展。但对于地方税收影响不大,因为保险公司属于金融企业,国税占了大头。”马义江说。 更令贵阳特派办担忧的是,目前贵州省内保源大户是可数的几家大型企业,包括茅台酒厂、电力系统、中国电信等,若这些企业的保费继续外流,恐怕将撼动该省整个保险市场。 “贵州比较穷,企财险超过100万的企业屈指可数,都是各家保险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像烟厂,原本的企财险保费就将近500万元,保险金额接近30个亿,这才引起一些省外保险公司的注意。”张越说。 可对于企业来说,得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实惠——保费明显下降。以贵州联通为例,企财险保费费率降至0.15%,较标准费率0.24%下降了37.5%。而烟厂固定资产中的设备部分企财险保费由上升的189万元下降至150万元。 “在目前异地承保的市场竞争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价格和关系。至于服务和技术,目前国内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还不大。”人保总公司理赔部有关负责人说。与他的观点相印证,深圳人保得以在贵阳抢到两个大单,也都是依靠了其员工的关系网络。 保监会鼓励竞争 促进市场竞争,已经成了保监会在中国加入WTO后明显的政策取向。投保人受益成了保监会逐步解禁异地承保的最有力论据。 由于历史原因,人保在全国各地广泛布点,使新设的保险公司因网点分布劣势无法与之竞争。为改变太保、平安及其他新公司在业务经营上的劣势,保监会从1990年代末期开始逐步放松对异地承保的限制。 2002年2月11日,保监会下发《关于大型商业保险和统括保单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根据WTO承诺安排出异地承保政策开放的确切时间表:《通知》规定保险公司承保大型商业保险,可采用异地承保的方式。 当时保监会认定的大型商业保险的标准为:中国加入WTO时,企业年保费超过80万元人民币且投资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加入WTO 1年,企业年保费超过60万元人民币且投资额超过1.8亿元人民币;加入WTO 2年,企业年保费超过40万元人民币且投资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 业内普遍认为,异地承保所指区域是跨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业务。而对于保险公司在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经营范围,保监会在最初由市区拓展到郊县或就近县市后,进一步放宽到整个省级行政区域。 今年9月9日,保监会再度发布通知,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进一步放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经营区域的限制。凡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分支机构的,在加强管理、控制风险、保证服务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专业保险中介公司或者设立营销服务部的方式在该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行政辖区内开展业务。 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认为,此举将可以打破保险垄断经营的局面,加快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促进西部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公司降低成本:引导保险公司将核心竞争力转到产品设计和服务创新上来;促进代理、经纪等中介机构的发展。 内陆地区困境 保监会大力度解禁,却使内陆保险公司的境况更加艰难。该人保理赔部负责人承认,异地承保的最直接后果可能是业务迅速向竞争激烈、费率较低的保险公司流动,而这些地区通常是经济发达地区,从而减小经济落后地区的业务量,形成保险市场优者愈优、劣者愈劣的“马太效应”。 内陆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弱表现在服务、价格、产品创新等诸多方面。贵阳特派办的张越也承认,沿海地区保险公司在价格和服务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为国内首个凸显“异地承保”下困境的省份,贵阳保监办可为之处也相当有限。“放开保险公司经营区域是大势所趋,我们不可能逆势而为。而今之计,必须是中国保监会拿出政策来。现在省内保险公司走不出去,外地保险公司再抢走目前来看比较好的业务,我们确实是非常着急。”张越说。 而马义江认为,“要防止保费外流措施,本地保险公司就必须提高服务态度,并根据企财险赔付率,在获得总公司支持的前提下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保险费率,向发达地区看齐。” 业内专家同时指出,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下,异地承保也存在诸多局限性。首先,由于风险的地区差异性突出,异地承保也可能使保险价格失真。为此,保监会明令禁止能源、车险等六个险种进行异地承保。 而对于人保这样的全国性公司,分公司之间相互争抢业务可能形成严重的内耗,损伤公司的总体竞争力。以贵阳卷烟厂为例,深圳人保和贵州人保的同时介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利益冲突。 人保曾就此召集各分公司进行讨论,并制定出相应的方案。人保理赔部负责人称,达成的意见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属地人保机构续转的业务,包括工程险转为财产险的业务,其他分公司不得以低价进行竞争。新项目或与系统外其他公司共保的项目,外地人保分公司可以介入;二是在两家或多家人保系统机构共保项目时,应按各机构为取得业务所做的贡献大小分配份额。 链接 中国保监会进一步放宽保险公司经营区域的限制 从2003年10月1日起,凡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有分支机构的,在加强管理、控制风险、保证服务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专业保险中介公司或者设立营销服务部的方式在该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行政辖区内开展业务。 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不得委托注册地以外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开展异地业务;分支机构变更经营区域范围,应凭总公司的授权书到当地保监办变更许可证经营区域范围;在2004年12月11日前,外资和合资保险公司的经营区域只限于入世协议规定的开放城市。 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机构开展业务的,应成立保险中介业务管理的专门部门或岗位,建立和健全相关管理和内控制度,切实加强对保险中介业务的管理,督促其合法开展业务,保证业务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保险公司拟通过保险代理公司开展业务的,应事先与保险代理公司签订保险代理合同,明确有关保险服务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设立专项保险代理业务登记账簿,并将保险代理合同报告当地保监办。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