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洋寿险合资新冲动 幕后买家高盛出手27亿?
本报记者郑小兰广州报道
停滞已久的太平洋寿险公司的合资一事有了最新动向。 继参股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之后,高盛(亚洲)有限公司正与占据中国10%市场的第三大保险集团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进行紧急谈判,极有可能重资下注太平洋寿险。 秘密的泄漏从一块小纸牌开始。9月8日,广州天河北路的太保大厦一楼大厅里,一个不太起眼的红纸招牌被悄然摆了出来,上书几个简单大字“欢迎CARLYLE公司来司指导工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不仅是广州分公司,目前已有32个工作小组同时分赴太平洋寿险的各地分公司,直接到一线与保险代理人、保全人员以及主管经理会面交谈。 “广州分公司上个月开始裁员,有些内勤部门裁掉了四分之一甚至到三分之一的人员,但裁员并没有结束。”这位知情人士说,他们明显感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 不过,令这位知情人士疑惑的是:“公司以前透露的一直是高盛公司要收购太平洋寿险,但不知道为什么又来个CARLYLE公司。” 显然,对于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秘密商谈的交易,双方都不愿给予正面的回应。太保集团负责对外宣传的刘小姐说:“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这个岗位,还没有听到高盛或CARLYLE参股太平洋寿险的消息。” 而高盛(亚洲)公司的新闻发言人张东梅也表示毫不知情。 高盛:幕后买家 从CARLYLE公司的网页上可以查到,这是一家全球的投资机构。在亚洲地区,CARLYLE的投资主要偏重于网络、半导体设计生产、无线服务等高科技公司,如携程网、ASIA EE等,在国内商业有着一定地位的太平洋百货也是其力作。 据高盛(亚洲)新闻发言人张东梅介绍,CARLYLE公司主要是由美国退休的政府官员出资组建的,他们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广泛的人脉关系。“按说CARLYLE本身也是一家投资公司,它其实可以直接收购太平洋公司的股权,为什么要帮高盛工作呢?”张东梅也觉得难以理解。 不过,她承认,不排除高盛(亚洲)的私募部门在做这单生意的可能性,她确实不知情。其实,在CARLYLE公司的自我介绍中还可以发现,它在全球拥有300个专业的一流投资团队,其中一个重要业务是帮助客户进行净资产定价和资产合并重组。高盛聘请CARLYLE香港公司做收购调查的可能性极大。 太平洋寿险广州公司有关高层承认,高盛(亚洲)才是真正的买家。“所有的收购文件都已报到保监会等候审批,目前CARLYLE是代表高盛来调查的,高盛想找几个会讲粤语的人方便沟通,而CARLYLE香港公司正好能满足这个要求。” 而一位投行人士则分析,一般双方签定了意向性协议之后,收购方才会派出工作小组入驻公司做收购调查,可以判断,高盛与太平洋的谈判已进行得比较深入。 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太平洋保险并没有就这一说法做正式回应。另有消息城,不排除高盛与CARLYLE都将对太平洋保险投资的可能性。出资“利差损” 对于高盛出资太平洋寿险,平安保险一位人士分析:高盛总裁曾说“平安是高盛在中国最成功的投资”。高盛(亚洲)1993年进入平安时平安股权价值刚过1元,汇丰入股后提高到5元,显然从平安公司获益非浅的高盛对中国保险市场充满信心。“既然没法在平安保险增持,那么选择另外一家保险公司投资也是不错的选择。” 按照有关规定,外资公司参股内资保险公司的总比例不能超过25%,单一股东持股不能超过总股东的10%。业内人士由此估计,高盛入资太平洋寿险的份额最大的可能性在10%。 至于收购价格,业内人士认为,“除了考虑公司的净资产值外,还需要由精算师来测算其续期保费的价值。”目前太保集团70%的保费收入来自于寿险,今年上半年寿险收入达到了220亿元。 据悉,对待合资价格问题的态度,与2000年相比,目前太保集团已经有了很大转变。2000年初太保董事长王国良对外宣布会在当年上半年与国外寿险公司合资时,太保对合资的要价不菲,即合资伙伴除了按商谈后的溢价股权注入资金外,还要花巨资购买太保的“无形资产”。但是到2001年8月,太平洋保险与澳大利亚安宝保险集团(AMP)“谈婚论嫁”时,太保已将外资对象入股的门槛由总额100亿元人民币(约合十几亿美元)调低至几十亿人民币,而且还允许AMP派人到太平洋保险的重要部门担任重要职务。 时至2003年下半年,和高盛谈判合资,双方博弈的结果似乎更为直接。据太保知情人士估计:“(高盛)可能出资的总金额与太平洋寿险的利差损相当,估计是27亿元左右。”他说,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全国寿险业的利差损大概是500多个亿,按寿险市场占比情况,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分别占70%、20%的市场份额,太保寿险约占5%市场份额,利差损的数字大概在20到30亿元之间。 业务收缩:收购前奏 作为一家在国内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保险公司,自2000年以来,太平洋寿险合资动向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在AMP之前,外界所了解的是太保一直在跟美国安泰保险谈判全面合资。AMP则是从2000年5月份杀进来的“种子选手”,结果双方还是未能走上红地毯。 然而,对这次与高盛的合资,和在媒介面前保持绝对低调相反的是,一场自上而下大刀阔斧洗新革面式地改革正在太平洋保险内蓬勃展开。 据太平洋寿险有关人士绍,1995年实行产寿险分家后的太平洋保险集团,前几年主攻产险,这两年才开始重力发展寿险业。今年上半年太平洋人寿保费收入达到222.25亿元,同比增长99.64%,但银行代理和团险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将近80%。 业界人士评价,银行代理和团体险利润率低于传统寿险,目前太平洋寿险市场扩张的并不是有价值的寿险品种。连太平洋寿险的一些保险代理人也认为,这是公司去年底完成增资扩股、募集57亿资金后,“在花钱砸市场”。 “但是到了今年6月,这种为了做大市场的急速扩张突然急刹车,全公司的经营策略来了个大转弯。”太保广州寿险分公司的一位人士说。 根据不久前下发的一份太保人寿文件,今年7月底,太平洋寿险公司遵循“稳健经营,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决定退出亏损的健康险市场;今后公司将把目前市场上卖得十分火爆的“康怡一生”的主要险种作为附加险销售,并在武汉、成都、天津等7家分公司停售部分险种。 知情者表示,“现在业务是在收缩,思路就是不赚钱的业务坚决不做,卖出的每一份保单都要赚钱,这也是合资方提出的要求。” 对此,平安保险的一位人士分析,高盛入股平安以后,也曾经以这种稳健的发展理念影响平安,“太保这种调整很有可能是来自高盛的影响。事实上,高盛的加入对太平洋保险的未来是件好事。” 不过,太保新闻发言人刘小姐就强调:“太保的这种调整是每个成长企业必然要经历的,同时也是根据保监会的要求。”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