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麦肯特
在线投稿 热销丛书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热门搜索
文  章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用户评论
全部文章 我的收藏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变革的力量——领导力
*销售能力强化——竞争型销售、增值展示及新客户开发
*分销网络的建立与管理
*增值销售谈判

更多

麦肯特观点
本站推出麦肯特系列丛书:

营业经理晋升培训手册
区域市场》《销售经理
见习主任》《增员话术
战略营销计划
业务员教材
新人培训手册

...更多

滚动 | 家电 | 通讯 | IT | 房地产 | 汽车 | 医药 | 银行 | 保险 | 证券 | 航空 | 旅游
酒店 | 服装 | 食品 | 化工 | 会展 | 媒体 | 娱乐 | 教育 | 商业 | 营销 | 政府 | 其它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动态 > 其它 > 正文

国际速递业务:专营还是垄断?


www.emkt.com.cn 2001年04月28日 09:29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邮政专营合法 国际货代竞争有据

  多家合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的负责人日前联手向中国邮政发难,他们指责中国邮政以邮政专营为名,对合法经营国际速递业务的国际货代公司进行查处,阻挠了其正常的经营活动,并质疑中国邮政对国际速递业务进行行业管理的合理性。

  中国邮政亮出红牌

  中国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拥有DH L、UPS、天地、OCS等四家从事国际快递业务的合资国际货代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尹建华称,今年以来,DH L在山东、陕西、四川、江西等地的多家子公司均曾被当地邮局人员以违反邮政专营法规的名义查处,有的公司递送车辆遭到拦截检查,有的公司则被扣押有效运单及处以罚款,据称,这些公司还被责令立即变更营业执照上批准的“办理国际快递(不含私人信函)业务”为“办理国际快递(不含信件及其有信件性质的物品)业务”。

  大田联邦快递董事长王树生则称,其东莞公司也遇到了相似的情况,正在申办中的泉州公司也因经营范围的问题在工商局注册时遇到了麻烦。

  国家邮政总局有关人士表示,对速递市场的整顿是邮政局会同国家工商总局进行的。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解释,特快专递包括物品和文件的寄递,根据国家邮政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文件类的寄递业务属于邮政专营的范围,非邮政企业经营后者即属于违规行为。

  专营范围如何界定

  据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邮政与货代公司因国际速递业务发生摩擦并非首次,1995年至今,大规模的摩擦已有三次,而双方争执的焦点问题就是邮政专营业务范围的界定。

  中国邮政一贯的立场是,根据《邮政法》、《邮政法实施细则》及相关对法规的解释性文件,信件和其它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同时明确“信函是指以套封形式传递的缄封的信息的载体,其它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是指以符号、图像、音响等方式传递的信息的载体,具体内容由邮政部规定。”因此,从事国际速递的非邮政企业经营除物品以外的文件速递业务,即是违规行为,属于整顿查处之列。

  而那些国际货代企业认为自己从事商务文件的国际速递业务有充足的法律依据。《邮政法》虽然规定信件和其它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部门专营,但却有“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的表述。另外,根据1995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国际货代管理规定,“《国际货代企业》可以接受委托,代为办理国际快递,私人信函除外”。

  尹建华说,邮政部门的逻辑是,我从事了国际速递业务,则整个速递行业也应纳入邮政专营范围,但是从本质上说,邮政部门的速递服务不同于传统的邮政服务,属于邮政参与国际速递市场的一种竞争行为,不属于专营范围之内,对其业务管理应遵循中国国际速递市场的行业法规,而非邮政部门的法规。

  他认为,国际速递业务的行业主管部门应该是外经贸部。根据199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境快件监管办法,经营进出境快件业务应当经外经贸部批准,实际上中国邮政的EM S公司也是由外经贸部批准成立的。

  垄断下的蛋?

  今年4月1日,美国联合包裹运输公司(UPS)的直航班机首次飞抵中国,此前,中国邮政已与荷兰TNT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

  一些业内人士说,在目前的市场上,邮政的速递公司与依法成立的其它速递公司在国际速递业务上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如何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是当务之急。

  据悉,中国邮政所占市场份额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90%以上已锐减至目前的40%。国家邮政总局高层人士曾指责,私营运递公司业务发展使国家邮政应有的盈利性市场受到严重侵蚀,加大了国家邮政依靠自身的收入,补贴普遍服务带来的亏损的难度。

  但是一些业内人士说,在中国,邮政企业政企不分的现实使邮政速递仍然享有许多特权。比如,邮政快件在航空公司享受邮包待遇,有优先权,EM S的车辆可不受交通限制,它不需要额外投入就可享用国家耗巨资建设的邮政网络。

  中外运集团副总裁张斌说,实际上,并不是速递公司在干邮政的业务,而是邮政在做速递的业务,它做这个业务是合理合法的,但想垄断这个业务,就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法律的尴尬

  从1995年至今的三次摩擦,中国邮政与国际速递公司面对的是相同的问题,但孰是孰非却始终没有一个定论。据说,外经贸部已经就此问题与中国邮政开始协商,目前尚无结果。而此前的两次争论,双方达成的谅解是,在相关法律法规修改之前维持现状。

  一些法律界人士指出,1986年颁布的《邮政法》实际上是在邮政政企不分条件下制定的一部规范邮政企业的法律,中国入世之后,随着市场的开放,国际速递企业的进入,我们需要一个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邮政法律体系。此外,对于邮政专营范围的含糊定义也不利于市场竞争。不少地方法规对这个定义的解释各不相同,并以此作为查处违规的依据。一些法律专家建议借鉴国外的经验,以重量标准来明确专营范围。

  但这需要时间,大田公司的王树生说,不同的部门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规定,但是企业是无辜的,政府部门应该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尽早拿出结论。



相关新闻
合资速递公司:邮政部门干扰其合法经营 (2001-04-27 10:09)
速递业“巨无霸”带来的近忧 (2001-04-13 10:23)
UPS“空降”意味着什么? (2001-04-02 10:07)
美包裹抢占中国快递 (2001-03-21 10:18)
中国邮政凭什么做物流配送的老大 (2001-03-13 09:51)



搜索新闻: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 © 2000-2003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