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麦肯特
在线投稿 热销丛书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热门搜索
文  章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用户评论
全部文章 我的收藏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变革的力量——领导力
*销售能力强化——竞争型销售、增值展示及新客户开发
*分销网络的建立与管理
*增值销售谈判

更多

麦肯特观点
本站推出麦肯特系列丛书:

营业经理晋升培训手册
区域市场》《销售经理
见习主任》《增员话术
战略营销计划
业务员教材
新人培训手册

...更多

滚动 | 家电 | 通讯 | IT | 房地产 | 汽车 | 医药 | 银行 | 保险 | 证券 | 航空 | 旅游
酒店 | 服装 | 食品 | 化工 | 会展 | 媒体 | 娱乐 | 教育 | 商业 | 营销 | 政府 | 其它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动态 > 其它 > 正文

快递巨头集体上书对抗中国邮政 5月6日大限虚设?


www.emkt.com.cn 2002年04月01日 09:39   中华工商时报


  包括联邦快递(FedE x)、UPS,中外运敦豪(DH L)等巨头在内的跨国快件企业们这次是真的急了。


  按照国家邮政局最新发布的有关文件,他们必须要在5月6日之前到当地邮政主管部门办理委托手续,否则将失去从事跨国快件传递业务的权利。而如果办理了相关手续,就意味着他们将拱手让出大部分业务。


  这种两难困局使国内大部分国际快递企业联合起来,坐到一起,共同发起了对中国邮政最大规模的对抗。


  争端再起


  中国邮政和非邮政国际速递企业的此次冲突和911恐怖事件有关。


  自美国发生炭疽菌事件后,中国国务院发出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件印刷品等寄递业务管理,防止炭疽杆菌传播的紧急通知》。


  随后,去年12月20日,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邮政局联合下发通知规定:之前经外经贸部批准设立的国际货代企业,经营国际快递业务,需要办理进出境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应在60天内到所在地的省级邮政部门办理委托手续;之后拟成立的国际货代企业,需要办理信件寄递委托业务的,应当事先到邮政部门办理委托手续后,方可到外经贸部办理相关手续,邮政部门自收到全部申请文件之日起,45天内依法委托或者不委托。对决定委托的,颁发委托证书。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办理邮政委托手续的,应立即停止经营此类业务。


  今年2月4日,国家邮政总局发出《关于贯彻信息产业部等部门有关进出境信件寄递委托管理文件的通知》(以下简称64号通知),并于3月6日对外公布。通知除强调了去年12月20日规定外,还进一步将委托范围定位在“进出境的单件重量在500克以上(不含500克)或单件资费在国家规定的邮政特快专递资费标准以上的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秘书长李力谋说,这意味着跨国快递公司不准在华经营500克以下的国际快递信件;单件资费在国家规定的邮政特快专递标准以上的信件不准做;具有公民个人名址的信件不准做;县以上党政军的公文不准做。而据了解,目前500克以下的公函普遍占到各快递企业60%的快件量,一些企业甚至95%的文件量在500克以下。如果再算上其他三条,跨国快递公司几乎可以不用做了。


  3月19日,在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的召集下,包括中铁、民航甚至并未真正开始业务的中远在内的十几家公司坐到了一起,开了一场名为“座谈”实则“讨伐”中国邮政的会议。他们打出的口号是中国邮政“维护速递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3月22日,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通过新华社表示,“国际货代协会是由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组成的社团组织,对通信市场正常的行业管理问题进行指责,既缺乏对现实情况客观全面的了解,也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正确的理解,采取的方式也是不妥当的。”


  而此前,全国不少地方打击“非法”速递业务的活动已经展开。四川省政府在2月底已出台相关文件,赋予邮政部门以执法权,可单独处理违规从事邮政业务的非法公司,允许暂扣其邮件。山东、辽宁、河北、福建等省市也以整顿速递市场的名义,对速递企业开始查封。


  据中外运集团反映,去年上半年,中国外运集团在淄博、潍坊、西安、江西等地的子公司,DH L四川公司、大田联邦快递公司等一批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都曾先后被邮政部门强行查处。


  据称,中国邮政与速递企业之间的冲突已发生过多次,1995年和1999年和2001年都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当时都是由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协调,结果是维持现状。


  两军对峙


  在快递企业看来,中国邮政对其业务的“封杀”是基于垄断。他们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快递业每年以30%的惊人速度增长。从1995年起,中国邮政EM S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在以每年4%的速度衰退,由最高峰的97%一跌再跌,直到今天的33%。也正是在1995年,国家邮政局下发通知,禁止中国邮政以外的企业————经营“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


  他们认为,长期以来,一些邮政部门始终坚持自己从事了国际速递业务(EM S),则整个速递行业也应纳入邮政专营范围的逻辑,是产生问题的根源。邮政部门不能把新开办的任何一项业务都纳入其邮政专营之内,并以行业管理者自居,干涉其他速递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


  而《邮政法》则是邮政手中的尚方宝剑。《邮政法》第八条规定“信件和其它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在第四十一条又进一步指明“信件:指信函和明信片”。


  在邮政部门看来,“非邮政企业非法经营信件业务的事情时有发生,已严重影响了国家的信息安全、公民的通信权利和通信秘密。”


  没有结束


  据报道,在三部局通知发布之后,1月22日,亚太速递工作委员会执行董事就曾致函外经贸部,对此事表示关注;3月13日,美国商务代表约见了DH L、TNT、UPS、联邦快递的代表,决定将此事按照“影响外商投资环境”列入议程。


  李力谋透露,中国国际货物代理协会、中国货主协会以及中国外资企业协会已经联名向国家主管部门有关领导人上书,要求干预此事,“但目前还没有收到回音。”而快递企业也在不断地进行磋商,希望近期能够拿出解决方案。


  不过在李看来,5月6日的所谓最后期限形同虚设,邮政局的规定“不可能执行”,因为这一规定一旦开始执行,后果谁也承担不了。


  目前中国每天有39万外商投资企业和4万外贸企业在与一百多国家的几百万企业打交道,大部分外贸单据文件是通过国际快递送达,银行票据的国际结算与划转走的也是国际快递。按照六大巨头对国际快递的“隔夜”理论,第二天单据就能送到国外客商手中,但中国邮政通过国外邮政转送的单证将难以保证时间,由此引发的业务链条的断开可能会导致货物积压在港口;万一遇上利率调整,晚一天的损失就难以计算。


  分析人士指出,像此前的数次争端一样,此次争端将以不了了之而告一段落。但是,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拿出解决办法,矛盾蓄积,很可能意味着更大的争端。



相关新闻
美包裹抢占中国快递 (2001-03-21 10:18)
“洋快递”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001-08-29 09:32)
64号文件封杀快递企业 国家邮政局“单方决策”引发轩然大波 (2002-03-20 10:08)
快递奶酪谁敢乱动?国家邮政局重申专营铁律 (2002-03-27 09:27)
半壁江山须让出 在华国际快递公司命悬5月6日 (2002-03-28 09:08)



搜索新闻: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 © 2000-2003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