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新手机1万元卖股权还债 市面上已难见产品
(原标题:夏新手机1万元卖股权还债)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苹果新品发布会举行。当每年一度的新款iPhone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时,是否也勾起你对这些老品牌手机的回忆:波导、科健、夏新……华商报记者发现,曾经由“超女”李宇春代言、推出过多款热卖机型的夏新手机(科技),最近却用一种不寻常的方式,重新回到公众视野。这个商标权曾价值上亿的国产手机厂商,近期挂牌1万元“贱卖”近半股权。 商标权价值曾上亿 如今1万元贱卖股权 7月底,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挂出一则股权出售公告,49.215%的股权开价只要1万元,这家被“贱卖”的企业正是曾在移动通讯行业风光一时的夏新科技。 华商报记者发现,早在这则公告出现时,就有不少网友感慨“知名手机品牌竟沦落如此”,还有人开玩笑说:“花1万元能买个手机公司玩玩”。不过挂牌期满,接盘者却依然没有眉目。华商报记者9月6日在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的系统中查询到,“夏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49.215%股权”仍处于“挂牌”状态。 不过到9月7日,这则挂牌公告已经被撤下。“因为公告到期了。”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至于是未能征集到意向受让方,还是相当于已经卖出,“因涉及国有企业信息不便透露更多细节。” 如此低廉的价格,却迟迟没有接盘者现身,这是不是有些不合常理?此前公开的挂牌资料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华商报记者发现,以今年4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夏新科技账面价值3246.87万元,评估价值仅2980.99万元,总负债却超过6598万元,处于资不抵债状态。此外,夏新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目前为9615万元,评估后无形资产净额仅567万元。八年前,夏新曾对商标权进行过价值评估,当时这一无形资产的评估价高达1.15亿元人民币。 作为夏新最大股东的四川九洲集团还提出了一项股权转让的前提条件:受让方需替夏新子公司向九洲集团偿还858万元债务。 半年前被爆“关门歇业” 市面上已难见产品 在今年1月,有手机行业大V在微博上宣称:夏新手机关门歇业。不过夏新科技有关人士当时否认了这一说法,并表示正在寻找新的接盘人。 华商报记者打开夏新手机的官方认证微信,发现其公众号已很久没有新产品推送,品牌动态中所链接的“京东商城”则显示:抱歉,没有找到与夏新相关的产品。夏新手机的官方网站上,包括新机展示、网上商城、产品中心等多个功能链接失效,网站上最醒目的是一则今年4月份的公司搬迁公告。按照公告中的联系电话,记者昨日多次拨打但均无人接听。 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提供的评估报告显示,夏新科技从2014年起就处在亏损状态,今年1-4月,其营业收入只有170.58万元,亏损额超过1亿元。另从去年9月起,在夏新董事会做出“收缩经营”的决议后,该公司就未能再接到新订单。 在市面上,夏新手机也已难觅踪影。记者在国美在线、苏宁易购等多家电商网站上,都没有找到该品牌手机。虽然淘宝上有卖家出售标价为880-900元的一款夏新手机,但商品名上却标注着“正品清仓。”记者还对西安钟楼、小寨等区域的多家手机卖场进行了走访,也未能找到夏新手机专柜。 “差不多有两三年没见过这个牌子了。”东大街一家手机卖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前些年夏新的功能机卖得火,广告和专柜很常见,智能机流行后就逐渐从卖场里消失了。记者随后还拨打了夏新在西安的一部售后服务电话。接听电话的售后人员表示,不做手机维修已有一段时间,目前只负责夏新电视的售后服务,“以前买的手机需自行去外面修理。” 据了解,目前夏新科技只剩下11名在职员工。今年6月,44名已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因经济补偿和欠付工资,向厦门劳动仲裁部门提出仲裁申请。 迪比特破产 科健退出 功能机品牌衰落 夏新科技的前身是夏新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8月,1997年在A股上市,从做VCD和DVD起家,后来转战手机行业。2006年,品牌估值达74.86亿元,并邀请当时风头正劲的“超女”冠军李宇春代言。 随后因连续亏损,2009年夏新被四川九洲电器集团、中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出资并购,成立夏新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又被象屿股份借壳上市。 有市场人士指出,其实困扰夏新的并不只有债务问题,即便有人愿意投钱经营,市场也很难再有足够机会。它的没落也反映出一大批早期手机品牌的命运:当每年的新款iPhone、三星、小米等手机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十多年前做手机的迪比特已经破产、波导份额缩水、科健退出手机市场、诺基亚被收购……在功能机时代这些品牌辉煌过,进入智能机时代后逐渐落后并淡出。 “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时代,手机市场其实已经历了一轮洗牌。”陕西苏宁易购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以华为、中兴、小米、OPPO、vi-vo等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外手机品牌苹果、三星等也是资产雄厚的大企业。这些品牌要么具备互联网品质,要么是嗅觉灵敏、及时进行技术升级的公司。 不过在手机厂商从业多年的王伟告诉记者,由于智能机设计和制造成本趋同,加上价格战的不良影响,手机厂商整体利润已不如功能机时代,“不少制造商现在其实是靠配件赚钱。”在他看来,行业利润削薄加上电商等渠道冲击,甚至已挤压传统卖场的生存空间,“与十年前比,利润大概减少一半以上。” 华商报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以钟楼商圈为中心的西华门、案板街、东大街等西安手机卖场集中地,无论店面数量、规模比前几年都有缩减,原本百货商场内的手机柜面也多已转卖其他商品。 国产手机内强外弱 需绕开技术枷锁 面对iPhone7的耀眼,国产手机品牌亦成为焦点。 从默默无闻的“代工者”,到占据全球市场半壁江山,中国手机品牌用了七年时间。国际调研机构TrendForce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9亿部,中国手机品牌累计出货量高达5.39亿部,全球市场份额高达41.8%。 尽管出货量惊人,但国内品牌还没能摆脱内强外弱的局面。相比41.8%的全球份额,中国品牌在国内市场显然更加强势,占比高达77.9%。“国产手机的出货量主要还集中在3500元及以下这个档次。”前述苏宁易购负责人表示,国产品牌增长迅速,但在“3500元+”的高端市场敌不过苹果、三星等国外品牌。 王伟认为,技术专利问题,是不少国内厂商难以在海外做大做强的另一障碍。从功能机时代开始,很多国产品牌就曾面临这方面的限制,“爱立信、摩托罗拉等公司掌握通讯领域的技术专利,我们的厂商要生产和销售需要先取得授权。” 有市场人士认为,手机界难有常胜将军,更多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多个早期手机品牌的衰落,其实在提醒时下的厂商:密切关注技术与市场生态变化才能走得长远。 不过在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李志起看来,手机行业发展到当下,国产品牌再去扎堆核心元器件、技术专利的研发也不太现实。但在移动互联网、配件和应用服务方面,国内厂商的机会还很多,如果能占据服务、商业模式上的优势,也是不错的出路。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