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构筑5000万营销人的网上家园
--访中国营销传播网CEO杜健君先生
|
正值传统产业面临产业升级,壮士扼腕,而新经济曙光乍现却又雾霭重重之际。一家新的网站正式开通了。在倒站之风四起,网络股走势低迷之时,一家新的网站开通本并不算希奇。但与众多门户站或B2B、B2C商业网站不同的是,中国营销传播网业已成为中国第一家以5000万营销大军为服务对象的专业网站。中国营销传播网是深圳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与《销售与市场》、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市场学会等合作创办,聚集了近百名我国知名的营销战略、品牌传播专家的新型网络组织,如果说一部分硬件生产商立志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卖锹人",中国营销传播网则更多的要成为这部分乃至整个中国营销界的"卖锹人",网站依托深厚的传统产业背景,又力图通过当前最便捷的互联网手段为中国企业提供互联网时代营销战略咨询服务,为5000万中国营销人则提供了一个网上交流、资讯查寻、在线培训等综合服务,与之相应的在网下也提供了企业深度咨询诊断、营销经理人员培训、专业书刊发行等业务。如此专注于营销而又开展全方位业务的网络公司在国内实不多见。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国营销传播网CEO、著名营销战略专家杜健君先生。
记者:杜总,你好,中国营销传播网正式开通了,这可以算是中国营销类最专业的网站之一,请问您能否谈一下创办这样网站的初衷。
杜:我和一位朋友在谈到当前中国整体营销人的状况时,大家有一个共识:在中国并不缺少董事长、总经理,缺少的是营销大师,并不缺少管理人员,缺少的是职业经理人。从改革开放伊始,中国企业就开始摸索一条在国际化背景下生存自新之路。无论是大型的国有企业还是民营的中小企业,产品的相对过剩与专业营销人才的绝对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走向数字未来的重要因素。将中国5000万营销从业人员作为服务对象,进行现代意识指导下的综合修炼,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便捷的工具,提高中国企业整体营销水平,对未来而言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记者:这是不是意味着营销传播网将成为一所网上学校呢?
杜:准确地说它更应该是一个营销人沟通与交流的精神家园,企业战略发展、品牌传播的平台。在互联网时代,专业化的服务业已成为企业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道。因而我们集合当前中国一大批战略研究专家、营销管理专家、品牌传播专家、培训企划精英,他们当中不少人都有深厚的传统产业背景,也有相当部分专家对企业电子商务、资本运营颇有造诣。长期顾问与专题咨询相结合、专题培训与在线交流相结合,我想这就是智业服务优胜所在。
记者:目前许多人对B2B及B2C形式的电子商务在中国展开颇多疑虑,您对此有何看法。
杜:我们认为,开办网站如果仅仅将其看成一家网络公司,而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创造利润、符合市场规律的企业组织的话,那这样的网站将难以跳出"圈钱--烧钱--再圈--再烧--资源耗尽--倒闭"的怪圈。互联网企业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将核心生存能力摆在决策的首要位置,以高增值个性化的持续服务,获取市场长期的合理回报,不计成本地提供"免费的午餐"本质上是违反市场基本规律的短期行为,不仅无法确保"午餐"的质量,更无法保证为用户无偿服务的时间,因为违背经济规律的企业是难以生存的。从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现状来看,问题不在于选择何种形式,而在于企业是否深谙营销之道,形不成有效需求或无法满足有效需求的营销是失败的营销。
记者:那么您认为当前中国企业整体营销状况是怎样呢?
杜答:中国经济开放有二十几年时间,进入真正的市场营销阶段还不到十年,从九十年初中国市场的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大计划经济的烙印,企业最难上的一堂就是市场这堂课,就是如何卖产品,如何服务顾客。作为不同体制的企业组织,TCL、创维等也算是及早进入市场,在市场中获得成功的佼佼者,在中国来讲相对走在营销的前列,中国还有太多的企业还没有真正意义掌握营销的利器,在营销方面的这些教育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对市场有指导意义优秀的教材也非常稀少。目前,所有企业包括传统产业和互联网产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困惑,在新营销环境下如何转型与创新的问题。
记者:可否举例说明?
杜:德鲁克曾经讲过,企业只有两个基本功能:营销与创新。从96年开始,持续至今的家电业价格大战,以及后来的广告大战、渠道大战、服务承诺大战,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价格本来是市场经济基本要素之一,过分依赖这一杠杆的作用,以及过分依赖广告传播的力量,都说明了目前许多中国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营销体系,一些国有老牌的家电企业不敌新兴的国企及民企,大打广告牌的企业纷纷落马,都表现出中国企业缺乏完整的营销体系,没有掌握真正有效的营销方法和广告策略及价格策略,营销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营销方面人力资源的匮乏,营销知识的欠缺,使所有企业在新营销环境下都面临着巨大的困惑,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记者:您所讲的新营销环境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呢?
杜:在新营销环境下,科学营销、知识营销,个性化生产满足个性化需求已经成为企业安身立命的前提,正当中国企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在奋起直追,力图缩短与国外差距的同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经济冲击来了,财富论坛来了,WTO来了,西部大开发来了,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切都如在目前,与此同时,产品过剩,同质化严重,过度竞争,中国企业界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也促使中国企业在重新审视,寻求在既有游戏规则已经大为改变下的转型与突破。
记者:这是否也促成了您这样一个曾经在传统产业市场营销方面卓有建树的专家个人的转型呢?
杜:越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众多企业就更加需要智者立于侧。我所工作过的几家著名的企业,在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方面自己也曾付出过很大的心血和汗水,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在许多企业里,有功之臣也可能越爬越高,成为企业官僚,坐享其成,离市场越来越远,鲜活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作为一个喜欢创意,喜欢挑战,不愿意在变化中失去自我,不愿意离开市场,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不单为一家企业而服务,而是整合各种优势资源为整个中国企业界,为5000万中国营销人服务,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杜家的老祖宗杜甫有句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能利用互联网等便捷的新工具为中国营销事业尽一点力,可以说无悔人生了。
记者:您参与创办中国营销传播网,它的赢利模式是怎样的呢?
杜:要让天鹅下蛋,就得从小养起,而非一蹴而就,以往互联网制造了大多的所谓一夜暴富的神话,产生了一些误导,其实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公司和所有企业一样受经济规律的制约,我们的优势在于有一大批营销专家、咨询专家、培训专家可以作为企业顾问,直接分级服务,形成收益。深圳新的产业政策出台,咨询和培训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这样的公司有生存宽松的环境;作为营销类专业网站,我们的服务对象包括5000万营销人,数十万大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这样的交流平台,不断发展会员客户,也将取得收益;作为中国优秀营销实战杂志《销售与市场》的合作伙伴,其上百万的精英读者群,也是我们服务的一个重点;通过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台湾盖资讯的合作,得以拓展在培训与出版发行等方面的业务;优化的资源可以落地,形成线上线下的互动模式,公司以业务为导向,领导亲自抓业务,使传统业务联结网上,这样可说是智业服务中的鼠标加水泥。
形象地说可以分几个阶段:一、网整合资源,聚花;二、沟通、交流,传播花香;三、吸纳会员,招凤引蝶;四、全方位服务,酿蜜过程。
记者: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方式有否开始收效呢?
杜:效果非常明显。在尚未投入一分钱广告费用的情况下,目前已经有国际知名的家电企业,国内著名的家电和电讯企业和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前来咨询有关业务,远得如新疆的企业也来询问有关业务。
记者:这也充分说明了互联网的跨区域性和便捷有效。
杜:这就是新工具介入,营销形态因之而改变。互联网等新工具介入之后,缩短了供需方的沟通距离,这种交流的互动性质得以极大的强化,从而使个性化需求带动个性化生产成为可能。营销对于企业而言,永远是新的,是公司获取永续发展的首要因素;而产品已经成为为顾客实现价值的解决方案,永续的服务带来永续的发展。
记者:这就是您所倡导的"新营销运动"的内核吧?
杜:基本可以这样说。中国企业面临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差异性小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一直强调发展高科技,但仅有高技术是不够的。营销与管理更体现企业的内功。联想与戴尔表现出来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的。
记者:据我所知,中国营销传播网近期还将有大的动作,能否请杜总透露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杜:在9月底,由中国营销传播网主办的"营销2000--中国营销论坛"将在深圳香格里拉饭店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将包括众多国内在市场营销表现出色的著名企业,包括家电业、PC业、通讯业、网络业、咨询业等行业。
记者:在第二届高交会举办这样大型的营销界的论坛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在国内似乎还是第一次,对于一个新成立不久的公司主办更是不易,中国企业已经走到转型与创新的关口。
杜:这次论坛的主题就是"转型与创新"。大家就中国企业面临的困境,共同寻找突破之道,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整体运作水平,特别是营销水平。
记者:最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杜: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