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灵通”的春天 7 上页:石缝抽芽 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和中国电信的再次分拆,终于把中国移动推上了国内第一大电信运营商的宝座。连滚带爬完成海外上市的中国电信和准备上市的中国网通都只剩下半张日薄西山的固网――固话“热装冷用”和长途话费的大量分流已极大削弱了这两大运营商的盈利能力,而宽带数据业务的成长仍尚需时日,并且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作为“固定业务的延伸”,小灵通的出现使中国电信有机会进入增长最快的移动业务领域。在这样的情况下,好不容易打入敌阵的小灵通显然不能成为“弃子”。 而且,小灵通是嫁接在固网上的,对中国电信或中国网通而言,已有固网的前期建设投入基本收回了,发展“小灵通”的边际成本很低。目前,小灵通的成本只有普通固话的一半,是GSM系统的1/5,每客户成本不超过500元,而建设周期更只是移动网络的一半。此外,由于小灵通真正形成规模的时间并不久,所以其设备的降价空间很大,2002年即比2001年降低了30%至40%。由于价格低廉,放号速度快,所以投资回报也远远快于移动网络,一般五年之内即可实现赢利。 事实上,近年来小灵通业务发展得相当不错,在很多城市小灵通的ARPU值都超过固定电话的2~3倍,运营商的收入都有大幅增长,如西安,两三年内即收回了成本实现了赢利。对于近年来ARPU持续下降的固网运营商来说,小灵通成为其难得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虽然,一些早期发展的城市由于基站的功率过小影响了使用而不如后期发展的城市,而北方和西部的城市也由于经济发展略慢、人口密度偏低等原因不如东南沿海城市。但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完善,小灵通的整体起飞并不是痴人说梦。 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2002年国内固话用户达到2.13亿户,新增3231.6万户。如果以小灵通现有1200万户计算,去年小灵通的新增用户达到700万,占固定电话新增用户的22%。而固定电话网的业务总量也随之提高了20%。另据CCID预测,2003年小灵通新增用户将达到2000万户,以这种趋势发展,小灵通的增长态势将数倍于手机用户增长。 其实,从2002年底到2003年初小灵通的破壳之声早不绝于耳。2002年12月底,网通和电信分别在天津和上海某大学建设小灵通实验网。2003年1月1日,中国电信正式在重庆市主城区推出小灵通业务,放号头10天里用户数就突破了2万。2003年1月,上海市悄然出现了50元包月的小灵通业务广告传单。2月20日,南京小灵通也正式放号。近日,中国电信更是投资十多亿在广州、东莞、中山、佛山和顺德等地搭建“珠三角”跨市小灵通,并很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放号。另外,武汉等重要省会城市的电信公司也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开通小灵通业务。 显然,小灵通不但全面突破中小城市向大城市进军,而且对于信息产业部设立的北京、上海、广州和天津这四地禁区也在悄然渗透。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