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灵通”的春天 7 上页:冬末翘望 随着信息产业部“不支持也不干涉”的表态,小灵通始得云开见日。其标志便是第二天即2003年3月10日小灵通在北京怀柔区的正式放号。据北京通信的人员透露,郊区县放号成功后,将投资十几个亿在北京城区迅速开网建设,并计划在一年半内收回成本。 但在大举价格利器的同时,拥有“投资很少,工期短、收效快”优势的小灵通的大规模发展也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首先,相对于2亿多的手机用户来说,1200万的小灵通用户规模还很显单薄,胜利的天平向那一边倾斜很难定论。 其次,小灵通的技术短板也不容忽视:其一,小灵通和移动电话使用的是两种不同的通信系统,小灵通无法与其实现互联互通,并在平滑过渡到3G上存在困难;其二,小灵通理论上必须每隔200-500米就建一个基站,需要布很多基站才能消除网络盲区,在运营初期会影响用户的使用;其三,小灵通的频谱利用率极低,这对于频谱资源极奇宝贵的我国移动通讯产业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其四,由于小灵通基站发射功率低,因此信号穿透性较差、绕射能力弱,因此室内通话极易受到影响并对建筑物的阻挡非常敏感;其五,其基站之间越区切换时容易使通话中断,特别是高速移动会影响通话效果,一般速度超过每小时40公里就会因基站切换频繁而极大降低通话质量;其六,作为一种相对落后的或者说非主流的技术标准,存在巨大资源浪费的潜在风险。 再次,价格优势随着竞争的加剧也会被削弱,特别如果手机实行单向收费。实际上,移动通讯领域经过移动和联通的激烈竞争,手机资费已经大幅降低了。即使在以资费监管最为严厉的北京,现在正式商用的“动感地带”用户在享有全球通用户大部分功能的同时却不用缴纳月租、拔打接听电话费用只需0.4元/分钟。在下面的地市价格体系就更为混乱,每分钟0.2元的通话费很常见,甚至出现了变相的单向收费。诸如贵州移动开展的一元被叫封顶业务、四川移动的“亲情卡”等。而在一些上马了小灵通的城市,移动和联通的反应也异常迅速。据新华社2003年1月3日报道,石家庄移动推出了资费低廉的“百姓通”业务,网内通话费仅为每分钟0.11元。重庆移动也于2003年3月13日通过套餐资费将手机拨打长途的费用降到了每分钟0.1元。为应对小灵通的竞争,南京移动扩大了集团用户单向收费范围,全市70万用户实行了事实上的单向收费。南京联通也推出了网内用户有条件单项收费规定,用户每月只要交纳28元的服务费,就可以在本地免费接听不超过300元的所有来电。 更有报道援引中国移动香港公司一位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中国移动已通知地方子公司可以采用降价手段以应对与日俱增的竞争压力,但前提是收费必须保持在高于中国联通地方子公司15%至20%的水平,以保持中国移动的品牌价值和不触犯政策底线。 另外,小灵通充分利用固定网交换机冗余容量的优势也正在被削弱。据信息产业部统计,至2002年11月,中国电信的固定交换机总容量为2.3亿门,而在网用户总数达到2.1亿户,实装容量达到91%以上,冗余容量2000万门。今后小灵通的发展将面临交换机容量短缺的问题,扩容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灵通的投资成本。 但无论如何,春天毕竟来了。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