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为什么中国经济强大了,企业还不够强大?

为什么中国经济强大了,企业还不够强大?


经济观察报, 2003-07-28, 作者: 张军, 访问人数: 3538


  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飞以来,每年平均以8-9%的速度在高速增长,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亮丽的风景线。但是,走进中国经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中国企业的成长局面却并不像它的经济增长那样耀眼,相反,在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总体上却每况愈下,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非常不协调的局面。

经济增长与企业绩效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不是靠中国自己企业的经营表现,而是靠政府每年规模庞大的基本建设投资的支撑以及外资企业在中国持续增长的直接投资。

  我们有必要先从理论上解释一下经济增长与企业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着的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懂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式的关系,因为,企业普遍表现不佳的经济一般是不可能有高速增长的,至少不可能使增长维持下去。反过来,如果经济长期表现不佳,不能保持增长的话,那么企业的经营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我们对企业的绩效与经济的整体表现之间的这个关系表示认同的话,那么,我们显然就会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表现与中国企业的绩效表现所形成的剧烈反差感到困惑:不仅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生产率在整体上处于不断恶化的趋势之中,而且至今并没有造就出许多与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增长率相称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自己的企业,在这样的微观经济基础看起来十分薄弱的条件下,中国的经济又何以能持续保持高速的增长呢?

  我认为,解开这个困惑的一个可能的线索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也许主要不是靠了中国自己企业的经营表现,而是靠了政府每年规模庞大的基本建设投资的支撑以及外资企业在中国持续增长的直接投资。

  在一个能保持20年高速增长记录的大国经济里,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总体上还没有“起飞”?

  不错,我们现在有了像海尔、联想和希望这样的著名大企业,但是相对于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增长率而言,可以说我们的企业至今还没有起飞,真正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凤毛麟角。

  远的不说,回顾一下我们身边的亚洲经济体,比如东亚的日本、韩国以及印度的经济(其实,新加坡、台湾和香港也有与其经济规模不成比例的许多著名企业),我们都发现,经济的成长伴随着的是企业的成长。或反过来说,企业的成长推动了经济的成长。

  事实上,我们是通过认识那些著名的、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企业来认识这些经济的发展进程的。对于日本和韩国的著名企业,大家都耳熟能详,我只想在这里提一下印度的例子。虽然从规模上讲,印度的经济只有中国的一半,但是这些年来印度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不错的记录,有6%的增长率。而进一步看,印度在经济成长过程中逐步壮大了它的企业,它今天实际上拥有大量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根据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黄亚声教授提供的资料,中国最大的私人企业集团是四川的刘永好四兄弟创办的希望集团,1999年,希望集团的年销售额约为6亿美元;而印度最大的私人企业,塔塔集团Tata Group,在1995年的年销售额就达到了72亿美元,仅茶叶这一项,每年的销售额就有1.6亿美元。在制药行业,印度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兰巴可西公司Ranbaxy,在1995年的年销售额为22亿7千万美元,而相比之下,尽管中国的药品市场3倍于印度,但是作为中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三九集团的年销售额仅有6.7亿美元。

  即使我们撇开中国的希望集团或者三九集团比印度的对应企业在规模上还有较大差距这个事实不谈,我们也会发现,在中国,像海尔、联想、希望这样的企业也还是少之又少。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这个条件下,中国自己的企业到底在干些什么呢?为什么20年来我们没有像日本和韩国当年那样能够在经济增长中成长出大量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企业呢?

  无论我们对企业规模大小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只要企业的规模不是人为地整合出来的,而是市场扩张的结果的话,那么企业规模的差别就应该理解为竞争力的差别。虽然大的企业不一定有效率,但只有有效率、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可能从小企业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有人说,我们当前不是没有世界级的大企业。是的,我们的确有了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集团,但是,这些企业集团主要集中在石化和天然气行业,由于盘踞国内的垄断地位,所以,尽管其年销售额足以让它们进入500强,但它们显然并不具有国际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实际上需要解释的问题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的出口基地(或者世界工厂),不断地向世界输出产品,为什么却没有“输出”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呢?

  就现在而言,在中国的企业,主要有三大类型,首先是经过改革和改造了的约一万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绝大多数已经是国家控股公司);其次是数量上巨大的中小型非国有制企业或者可以简单地称作“民营企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原来的乡镇企业中转制过来的);最后是大约44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港澳资本在大陆投资经营的小型加工企业。在国有企业部门,除了集中在钢铁、能源和化工等少数行业的特大型企业因为垄断或者受到政府对市场的保护等原因之外,大多数在竞争性生产领域的国有(控股)企业已经失去了活力,也不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力量源泉。

  因此,我们感兴趣的问题实际上应该通过讨论后两类企业(即本土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来加以回答。这两类企业在产权的性质和企业规模上都十分相似,只是它们的“国民身份”是不同的,一类是本土的民营企业,一类是所谓“外资”企业。毫无疑问,它们是中国经济目前最有活力和效率的经济部门。

  过去,由于政策的原因,本土的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的种种限制而步履艰难,外资企业却享受了很多优惠的条件而发展迅速。在外资的这种格局下,本土民营企业这么多年来也似乎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当然,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下并不是本土企业不能长大的决定性因素。毕竟,对于绝大多数本土小企业来说,生存环境总是有利于现有的大企业的。


1 2 页    下页:为什么中国企业没有强大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5篇)
*好公司为什么失败? (2003-07-29, 经济观察报,作者:韩绯)
*中国企业十年一梦 (2003-07-15, 《环球企业家》,作者:郭海峰)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批判 (2003-02-2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郭立新、胡志刚)
*中国企业 路向何方 (2000-12-29,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作者:金焕民)
*中国企业,离现代营销还有多远? (2000-06-29, 《销售与市场》1998年第七期,作者:屈云波)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