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品牌经纬 > 品牌国际化、文化差异和当地化

品牌国际化、文化差异和当地化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08-19, 作者: 宋永高, 访问人数: 5630


7 上页:第 1 页

三、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与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含义

  文化差异是影响品牌国际化成败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关于品牌国际化的文献中都非常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文化通常是指特定社会中存在的独特生活形态,即在思想、认知、情感、信仰、行为上,与其他社会代代相传的不同方式。人类学家一致认为文化有三个特征:文化的习得性、文化的内在一致性(强调文化的认知、价值、信仰和习惯的相互联系和整体性)和文化的自觉性或者说无意识性(即文化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习得,不与其他文化比较是很难感觉到)。

  无论是我们中国的文化还是国外的文化,在我们国内企业未走出国门进行品牌国际化运作前是很难感觉到。我们认为自然的和理所当然的事,在品牌国际化时就很可能是错误的。在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品牌已经成为该国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个外来品牌要有所突破很难。如在美国,可口可乐、GE、AT&T等,在德国,奔驰、宝马、西门子等,已经伴随他们国家的人民生活上百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他们的习惯,他们相信这些品牌,对他们有很深的感情。品牌国际化,就是要改变人们——这些外国人——的消费习惯,更换别的品牌。因此,品牌国际化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也是一种文化行为。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欧美的跨国公司如此不遗余力地从事中国的青少年“事业”,目的只有一个,让这些跨国公司品牌伴随中国新一代人的成长,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同样,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是要让国外消费者认知、了解品牌,放弃原来的品牌、接纳新品牌的过程,是培养消费者和忠诚顾客的过程。没有特别的(品牌)产品特色,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成功是不可能的。

  (二)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文化困难

  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有很多困难,从文化角度看,中国品牌国际化有如下的明显困难:

  1、中国文化与欧美文化有最显著的差异性

  关于文化的差异美国一个学者把它分为四个层次,我们分别描述如下:

  层次1:没有文化上的差异,两个国家语言也相同;如美国和加拿大。这样的品牌国际化与品牌国内经营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层次2:很小的文化差距,具有相同的语言;如美国与英国、澳洲等,品牌国际化需要考虑一些国际间的文化差异,但差异还是很小的,比较容易沟通,品牌跨国经营成功可能性大;

  层次3:中等程度的文化距离,相同的文化渊源,不同的语言;如美国与欧洲国家,共享西方文明,但是语言不同,差距较大;又如中国与日本、越南、韩国享有共同的儒家式文化,但是语言不同,文化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层次4:大的文化差距,不同的文化的渊源,不同的语言;如中国与美国、美国与阿拉伯国家等。

  从中国品牌国际化的情况来看,中国品牌最易成功的国家或地区应该是讲中文、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如台湾、香港、澳门和新加坡。其次,是韩国、越南、日本等。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和心理情结等问题,导致中国品牌的国际化主要只能从欧美国家开始。这样中国品牌国际化就面临着最大的文化差异,不仅要克服语言上的差异,还要克服文化渊源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2、文化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表现

  文化对品牌国际化影响是多方面的,甚至是全方位的。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也是最明显的是需要为品牌选择一个合适的品牌名称和/或品牌图案。到阿拉伯国家就得取一个阿拉伯文的品牌名称,到了美国和欧洲国家就得取一个以英文字母为主的品牌名称,而且还要取得好,不能有不良联想,不能触犯禁忌等,这些都是文化差异对品牌国际化影响的表现。如中国芳芳品牌的拼音、孔雀的图案、大象等品牌,在不同的欧美国家就属于非常不当品牌,这种不当正是文化差异引起。

  其次,促销和广告的宣传标语的选择和使用。在《国际行销管理学》(台,P256-258)举了十个文化差距引起的沟通障碍的例子,其中9个是广告宣传语的翻译不当引起。促销和广告用语通常不是一句完整的话,或虽然是完整的一句话,但是正确理解必须有相应的文化背景。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文化传承度极高,在国内十分有效的一句广告口号,到国外可能毫无意义。如“愿君多采摘,此物最相思”,一般的欧美人士肯定不理解它在说什么。

  第三,管理沟通上的障碍。在《国际行销管理学》一书中,对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作了一个比较。根据作者的看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活哲学、与他人的关系、时间、社会结构、协约等的看法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如与他人的关系,美国文化认为“人应该开放的、率直地与人相处,沟通应该直言不讳,且应该很快了解别人的观点。不拘泥礼节是好的。”中国文化认为“人若开放地、率直地与人相处是危险的,为保持和谐及避免麻烦,间接和不明确的语言经常是必须的。礼节是好的。”这种明显的差异,给中国品牌国际化(进入欧美市场)会带来大量管理上的新问题。海尔在品牌国际化中就有很深的体会。

  四是,现有品牌地位和对当地消费者的文化意义。目前为止,美国、欧洲、日本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中,没有成功的白酒品牌、中药品牌。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心目中有大量知名的白酒品牌,有的品牌有千年历史,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个市场上,外国品牌很难有所作为,只有追求异国情调的人们才偶尔会对国外的品牌感兴趣。中药更是如此,一般的中国人不会相信外国品牌的“Chinese Medicine”(虽然不少专业人士知道日本的中医药,有不少超过了国内)。对中国品牌国际化而言,在进入对方国家时必须研究竞争品牌对消费者的文化意义,以及他们的可替代性和不可替代性。

  五是文化消费和消费文化。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品牌深入的研究发现,品牌被认可和喜爱,关键在品牌的文化上。因此,品牌消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消费。在时尚类产品上(如美容、时装、娱乐等),品牌的文化内涵尤其明显。如中国文化中“美就是更白、更细、更光泽”。在美国这个多肤色人种的国家,这个表述就有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渊源的差异性还会导致消费文化差异,如食文化、穿文化、居住文化、日常生活方式等,这些差异对品牌的定位、包装和色彩的选择、展示和沟通策略的运用等多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我们的结论是:文化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中国这样一个与欧美等国家文化有大的文化差距的国家,在品牌国际化时要全方位地研究文化对品牌国际化的影响。


1 2 3 页    下页:第 3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4篇)
*喜来登--酒店业的非品牌客户体验 (2008-04-22,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翊伟)
*品牌国际化标签:如何为品牌加分 (2008-03-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肖明超)
*没有文化输出哪有品牌国际化? (2006-10-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李玉国)
*中国品牌国际化:无日韩与欧美模式之分 (2005-07-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文化差异,还是战略差异? (2004-08-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孙树杰)
*TCL国际化的品牌策略 (2004-07-1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步尘)
*浅谈中国品牌的国际化途径 (2004-02-10,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郭丰庆)
*开拓国际市场,中国企业学学东芝! (2003-10-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宋永高)
*品牌能量——从心理学角度审视品牌 (2003-09-01,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乔忠涛)
*论中国品牌国际化的难点兼谈该怎么做 (2003-02-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宋永高)
*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市场选择战略模式 (2002-11-28,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宋永高)
*中国品牌国际化,该怎么做? (2002-09-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宋永高)
*中国家电品牌国际化的阻力 (2001-12-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罗清启)
*迈向品牌国际化 (2000-06-28,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十一期,作者:远生)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3 05: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