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厦新“变脸”

厦新“变脸”


《智囊》, 2003-10-23, 作者: 王代瑜, 访问人数: 6577


7 上页:第 2 页

“变脸”有理

  今年企业换标的很多,联想换标“Lenovo”是为了国际化,摩托罗拉“MOTO”品牌名称更换为的是中国市场。7月28日的情景显然只是履行形式,厦新“变脸”实则“蓄谋已久”。 

  至于为什么要“变脸”,厦新有着自己的理由。李晓忠毫不掩饰地对外界说,将中文标识从“厦新”换为“夏新”,摆脱了厦门的地域色彩,“夏新”就是“华夏之新锐”,代表了要做中国最佳品牌的愿望;英文标识“Amoi”和原来的  “Amoisonic”相比,不仅更简洁,也避免了“sonic”后缀在英文中“声音”的含义,意味着夏新从一个专营视听产品的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无论是来自夏新高层的解释,还是业界人士的分析,我们都不难有这样一个共识:夏新“Amoi”易帜的真正目的是,希望用5到10年时间成为综合电子类知名品牌,而不再是视频厂商。无疑,“变脸”昭示了夏新3C(通讯、消费类产品、电脑三者的英文第一个字母都是C)融合的产业布局战略和国际化战略。 

  据调查,夏新对原来的“厦新”品牌在建设、管理和维护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与财力,但是此次的品牌更新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品牌营销将成为夏新的第一核心竞争力。根据夏新制定的最新企业发展策略,不但在产品生产领域,而且在产品销售领域都将扩展至国际市场。 

  自然,夏新高层也不会鲁莽行事。

  夏新内部人士传出消息说,在企业更名前,他们已经充分考虑到企业名称延展和成本问题:首先,保留了中文读音;其次,不会专门针对企业更名进行大规模的炒作和广告。目前夏新已更新了大量的广告,在以后的广告投放中,夏新将启用新标识;在店面及销售场所更换新标识,把夏新的新标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消费者。 

  对于此番“变脸”的深刻背景,李晓忠表现了谨慎的野心,他希望用3年的时间使夏新能成为第一品牌,目前是厦新换标最好的时机。 

夏新的梦想

  夏新在手机上坚持高端路线、打造品牌影响力的努力获得成功,给了李晓忠很大的信心,他似乎看到了一条通过品牌营销来整合多元化产品的光明前景,也就是把手机业务成功的操作经验复制到其他产品业务上。 

  从影碟机创业到成功转型手机,获得持续高速增长之后,夏新提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目前笔记本电脑业务已经开始,液晶电视、DLP背投、数码相机等产品也会陆续面市,这表明夏新已经形成了以3C融合为核心的多元化业务发展的战略布局。 

  据分析,夏新核心竞争力要从三方面打造:第一重要的是品牌营销,第二是研发实力,第三是低成本的运作体系,三方面融合在一起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他透露,目前夏新的发展方针是:先把手机产业做深做透,至少在未来两三年里,手机依然会是夏新最主要的产业;其次,要实现多元化,解决企业长久发展的问题;最后,迈向国际化,寻求新的增长空间。他透露,今年夏新建立的美国、欧洲和新加坡三个分公司,将被作为推行国际化的桥头堡。 

  预计到2004年年底,夏新将全面形成包括家电、电脑、通讯在内的多元化产业布局。而更新更换品牌标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今后的新业务寻求品牌支撑。

  “现在是换标的好时机,一方面,夏新正从二类品牌向一类品牌冲刺,另一方面,凭借手机领域积累的资金实力、良好的财务状况使夏新具备了打这个硬仗的能力。” 

  在李晓忠的心目中,通过影碟机和手机,夏新已经可以列入二线品牌的行列,他希望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让夏新和联想、海尔一样成为国内一线的消费电子品牌。 

  到那个时候,夏新就真正做到“大变脸”了。 

  原载:《华糖商情》2003年第十期

1 2 3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8篇)
*变脸非变身,智者当无惑 (2006-08-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谭周长)
*夏新多元化的背后 (2004-09-16,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邱兵、郑茂柱)
*厦新A8 书写神话 (2004-03-0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吴军磊)
*厦新“变脸”的N种诉求 (2003-08-13, 经济观察报,作者:郭冬颖)
*激活老品牌之案例五:厦新技术创新单品救主 (2003-08-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赵一鹤)
*厦新从年亏损1.98亿到盈利6.06亿背后的秘密 (2003-06-0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翁向东、王浅)
*厦新前路何在 (2003-02-09, 《智囊》,作者:洪磊)
*厦新,舍长补短,路在何方? (2002-12-05,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洪磊)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2-04 05: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