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口碑、竞价广告--Google胜市的三种武器 7 上页:品牌无价 口碑制胜 早在两年前,Google击败著名的Inktomi,成为雅虎搜索技术的提供者时,就有人质疑Google的商业模式,认为这家单纯提供搜索技术的公司,缺乏长期的赢利模式。很多人确信,就像Inktomi最终成了另一个AltaVista一样,Google也终将成为另一个Inktomi。Inktomi的股价从最高的234美元,跌到不足1美元,恍若南柯一梦。 预言毕竟不是现实,Google并没有象它的前辈一样,沉沦在网络股市低迷的噩梦之中。公司成立一年之后,Lary Page就宣布,Google实现了赢利。 Google起初的收益来自于搜索技术授权。雅虎、网景、网易、思科、宝洁、美国能源部等130家大公司和网站正在使用的就是Google的搜索技术,精明的Google按照搜索的次数来收取授权使用费,而非传统的一揽子方案。这些收益只占到了总收益的1/3。 美国的《财富》杂志指出,Google另外找到了一条网络界前所未有的盈利模式。去年Google向外界公布,Google的盈利离不开广告,现在它每年超过1亿美元的销售额,1500万美元的利润,有2/3是来自广告(其他来自为门户或者企业提供搜索引擎技术服务等)。 Google的广告叫AdWords,这一服务依据客户购买的关键字,以纯文本的方式把广告安置在相关搜索页面的右侧空白处,每个页面最多放置8个这样的文字链接。因为只有在有人点击广告时才付费,所以Google的这种广告连接系统非常受广告客户的欢迎。 Google声称,自己的广告坚决不打扰、不误导、不恐吓用户,不增加用户加载页面的时间。AdWords的客户反映的数据表明,Google广告的点击率高达2%,超出传统条幅广告的5倍。 针对那些点击率低于0.5%的广告,Google将采取暂停登载的做法。Google认为,如果继续登载这些点击率很低的广告,等于是在浪费广告客户的资金以及Google搜索用户的宝贵时间。对低点击率广告采取暂停登载的措施后,Google会给被暂停登载的广告客户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让客户自己考虑变更该广告,或者修改一下该广告中的关键词。 据一位熟知公司财务状况的Google工作人员透露,公司今年的收入将可能从2002年的不到3亿美元增长至7.5亿美元以上,利润率高达30%。 而这些收入正是从蜂拥登录Google的10多万名广告客户那里得来的,吉莱娜·瓦芙拉便是其中之一。 瓦芙拉在拉斯维加斯做意大利服装进口生意。去年5月,她决定为搜索用户输入“Armani”“Hugo Boss”后点击她的意大利打折服装广告支付21美分至1.5美元的单次点击费用。 在与Google合作之前,瓦芙拉每月在eBay上卖出10件左右的衣服。用Visa卡买下50个关键字广告之后,据她说,第二天早上销量便开始飞涨。她的生意此后一直在增长,目前每月差不多能卖出120件。今年她计划在Google搜索广告上再投入6万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Google的AdWords业务之所以如此红火,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它把广告客户和Google搜索用户二者的利益与喜好都考虑了进去,从而赢得了客户与网民们的双重认同。 Google灵活并目标专注的Adwords项目获得了回报,但Google的管理者似乎并没有满足。Lary Page在年初表示,Google最大的对手Overture Services去年在广告业务上获利甚丰。为了应对挑战,Google必须进一步开拓广告业务。 2003年4月份,Google对外宣布:他们收购了互联网广告方面的专家——Applied Semantics公司。Applied Semantics是专门开发互联网广告软件的公司。当网站页面发出请求时,他们设计的软件就可以控制弹出相应的在线广告。 从搜索结果广告服务,到关键词竞价排名再到最近推出的以内容为目标的广告服务,从以时间收费到以点击率收费,Google展开了各种攻势,且均有所斩获。大头有亚马逊,小头有FastClick与Burst Media等,都成为Google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Google在与互联网上的每一个客户的签约中已经聚积了大量的财富。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Google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Eric E. Schmidt博士丝毫也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现在的Google的市场份额是40%,在市场上占据了相对优势,但非绝对优势。我们打算增加到60%-70%。这并不容易,但却是可能的。” Schmidt信心十足,并且提出了新的目标,“Google将不断地向网络新闻和电子商务领域扩张。” 原文发表于《成功营销》2003年第十一期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