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策略 > 差异化经营--IT企业生存之道

差异化经营--IT企业生存之道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3-11-11, 作者: 小野, 访问人数: 3518


7 上页:第 1 页

  产品定位的差异化

  在具体分析问题之前,说点题外话,在零售学中有个理论叫“手风琴理论(ACCORDION THEORY)”,它是一种关于零售商演变的周期性理论。意思是说,我们可以采用商品种类的深度和宽度来描述零售业的变化。它认为零售商所销售的产品种类是从大深度、小宽度——小深度、大宽度——大深度、小宽度循环变化着的。虽然这一理论是应用于零售商的,但作为一个生产型企业,其产品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要,这将为其产品的选择和定位,提供很好的依据。

  鉴于IT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市场越来越趋于成熟化和细分化,中小品牌电脑厂商在其产品定位中,必须首先依靠产品的专业化立足于市场,从而进一步向规模化发展。从现在就要从根本上强调专业化,而不是大规模或大批量的思想。当一个企业向其客户提供某种独特的有价值的产品,而不仅仅是价格低廉时,他就把自己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了。差异化可以使企业获得额外的溢价收益,即使在周期性或季节性经济萧条时,也将拥有大批的忠诚消费群体。

  但不能不指出来的,差异化不能不考虑成本。差异化有可能带来成本的上涨,但差异化也可以带来溢价收益,当溢价收益大于成本上升幅度时,企业效益就会增加;差异化也可以使相对成本更低,比如在某一细分市场做到领先,则会带来规模效益;所以,差异化并不意味成本的过高。当然,如果因为差异化而导致成本超出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则没有任何价值,必须马上停止。同时,差异化不是“怪异化”。 任何事情均有个尺度,差异化和怪异化仅有一线之隔,往往是过犹不及,反而起到了画蛇添足的作用。

  消费群体的差异化

  消费群体的不同及对产品的看法的差异,决定了其是否作为某种产品最终消费者的主导因素;而从厂商的角度来看,就是其所生产的产品是否为消费者所认可与接受,甚至决心购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费需求的差异创造了产品的差异;反过来,产品的差异又决定了不同的消费群体,这两方面是休戚相关的,最终导致的结果也是如出一辙。

  产品推向市场前,就决定了该产品所面向的客户群体,是大众消费群体,还是某一特殊消费群体,由于面向消费群体的不同,决定了其市场的竞争也是不尽相同的,各有利弊。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产品,将不得不面对更多企业的同类型产品的竞争,这对于那些企业价值链还没有形成之前的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没有价格、服务、渠道等优势,无疑加大了市场拓展的难度,经过一段时期的市场拼杀,往往是败下阵来;而针对于特定消费群的产品,由于其产品的差异,形成独具特色的窄带客户群体,虽然这样的产品定位将会使其失去很多的客户群,然而这必然会很好的将你的产品从根本上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从而在这部分特殊消费群体内独占鳌头,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其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IT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正是产品逐步专业化,市场细分化的时候,从而开辟间隙市场变得尤为重要。许多企业由于错误的市场定位,往往为其失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企业在从事间隙市场开发的时候,也将其从残酷的竞争中解脱出来,能够把企业的力量集中于一个细分市场,关注产品的优越性,形成拳头产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发现一个可开发利用的潜在市场才是一个长远战略,它可以使中小企业在众多大的竞争对手的间隙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苹果电脑由于其特殊性我们不做过多评论,但从国内市场来看,正是因为其产品的特殊性,虽然销量不多,但是它在专业的图形工作站领域里,却拥有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对此我想决策者不妨多留心一下孩子、老年人、发烧友、游戏玩家、车载电脑等窄带市场。


1 2 3 页    下页:第 3 页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3篇)
*中国IT特许连锁经营浅谈 (2003-02-19,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小野)
*三种细分打造差异化 (2002-10-11, 《总裁》2002年第十期,作者:何继江)
*差异化好听,也要“看得见” (2002-07-08,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作者:李海龙)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16 0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