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带中国沉浮录 7 上页:壮志难酬 十七载铅华洗尽 蓝带市场滑坡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来自股权的纷争。这就好比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父母双方都组建了新的家庭,结果是,这个孩子谁都想要,又不能给予孩子必要的关爱。谁都想管,但又没有尽到责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1986年,广东蓝带(前身是肇庆啤酒厂)获得了美国蓝带品牌在中国的独家使用权。在这样的基础上,肇庆啤酒厂引进了新设备,另外组建肇庆蓝带啤酒有限公司。 之所以把厂子建在了肇庆,主要是因为蓝带啤酒对水质的高标准要求,而肇庆鼎湖的水与美国蓝带生产基地的水质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美国蓝带人用了150年时间,摸索出了用偏酸性的软水酿造啤酒,能使啤酒的口感清爽润吼。 也许连广东蓝带人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们生产的蓝带啤酒一经推出,在市场上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填补了当时中国啤酒市场没有高档品牌的市场空白。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蓝带品牌就在市场上一炮走红。但要是进一步做大,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才能解决规模瓶颈。这时候香港的李氏兄弟带来了巨额资金表示愿意合作,但条件是要控股蓝带。双方经过谈判,最后广东蓝带迫不得已将60%的股权让给李氏兄弟,自己仅仅保留40%的股份。幸运的是,肇庆蓝带的经营权仍然由广东蓝带掌管。 1992年,精明的香港人拿着蓝带60%的股份到加拿大,以“卢堡中国”的名义在加拿大上市,筹集了将近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吸引了大量北美投资者。这笔巨额资金的投资为蓝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蓝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年,应加拿大投资者的要求,肇庆啤酒厂改名为肇庆蓝带卢堡啤酒有限公司。这个时候的蓝带拥有海外资本的支持资金雄厚,工业销售与资本运作的两条腿走路。使蓝带如鱼得水,市场一路飘红。蓝带的广告投放量巨大,户外广告插遍了珠江三角洲的角角落落,蓝带啤酒天长地久一时间家喻户晓。 广东蓝带看到蓝带啤酒取得如此骄人的市场业绩,而自己亲手组建苦心经营的“肇庆蓝带”,其大部分股份又掌握在香港股东手里,广东蓝带自然心存不甘。于是到1994年广东蓝带组建高利啤酒公司,同样生产与肇庆蓝带一模一样的“蓝带啤酒”。同年高利公司全资收购肇庆啤酒厂,重组为高利蓝带,并以“中国蓝带(CBRBREWING)”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成功上市。 这就好比卢褒蓝带是广东蓝带的大女儿,嫁给了香港的老板,高利蓝带是广东蓝带的二女儿,嫁到了美国,(后又改嫁深圳华强集团)。1995年广东蓝带组建的“蓝带销售”则是他们两姐妹的弟弟。两位姐姐负责蓝带在中国的生产任务,销售则由“蓝带销售”这个小弟弟完成。美国蓝带可以说是他们姐弟三人的外婆。 卢堡蓝带、高利蓝带的厂房紧紧挨在一起。他们虽系同门,但更是竞争对手而各为其主。卢堡蓝带先发制人,将市场扩展至中国北方,在河北、山东等地收购山东寿光啤酒厂和河北山海关啤酒厂,开始了规模的扩张;高利蓝带不甘示弱,相继在湖北枣阳、四川乐山、吉林三地通过合资的方式建立分厂。 本来,蓝带中国在中国有着厚实的市场基础、不可替代的品牌资源优势和稳定的消费者群体,蓝带很早就迈出了异地扩张的步伐,对企业外部资源的整合力度也很强,加上海外上市的背景,不愁后续资金的投入。蓝带应该有一个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蓝带管理架构的交叉重叠过于繁杂,利益的分歧又使整体发展步调不一致。扩张之后的蓝带在各自的区域市场难有起色,不过拾人牙慧。在华北地区,蓝带在青啤、燕京、华润和哈啤的重压下,根本没有踹气的机会。在四川,蓝剑和重庆啤酒虎踞西南,黑马华润强势入川,乐山蓝带难以为继,只得拱手相让给华润集团。 蓝带毕竟是蓝带。尽管股权的混乱,管理的成本居高不下,股权纷争日益激烈,此时的蓝带还是处于上升的状态。 到了19997年,深圳华强集团入主广东蓝带,(获得了广东蓝带60%的股权)华强整合高利蓝带、卢褒中国和蓝带销售。其时正是蓝带发展的鼎盛时期,年产销量在25万吨以上,名列当时中国啤酒行业前5名。谁都以为华强可以拯救蓝带于水火,但遗憾的是,华强的控股,不仅没有结束蓝带的股权纷争,反而使情况进一步复杂, 深圳华强的主业是电子,对于啤酒产业的经营是门外汉。蓝带自身定位是高档品牌,高档品牌需要大量的促销和赊销,市场投入是巨大的。举例来说,蓝带的竞争对手百威一年的市场投入资金是1—2个亿元人民币,华强集团全年的利润不过2.个亿。华强集团的规模和赢利能力都不允许有这样巨大的开支。虽然华强也有将蓝带做大的决心和愿望,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华强的竞争对手太强大了,他们无论从资金规模、市场运作水平都超过了华强。在华南市场,青啤、金威、珠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加上百威、生力等外资品牌的冲击,蓝带如强弩之末。 市场的下滑,使广东蓝带的真正东家——肇庆市国资局,对华强失去了耐心和信心。肇庆市国资局当机立断成立“蓝威酒业”国有控股有限公司,全面接管蓝带中国的业务,华强全面控股蓝带的计划落空,黯然出局。 这样,华强集团、广东蓝带、卢堡中国三家股东的股权纷争一直持续到2000年,利益的冲突、管理的混乱、意见的分歧拖了蓝带的后腿,导致曾经不可一世的蓝带风光不再,蓝带的前景堪忧。 第 1 2 3 页 下页:扑朔迷离 究竟花落谁家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