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经营战略 > 发展透视 > 欧莱雅出手

欧莱雅出手


《环球企业家》, 2004-02-06, 作者: 李波, 访问人数: 4212


7 上页:善意收购

盖保罗的“苦衷”

  号称拥有60年专业护肤经验的欧莱雅真的需要这场并购吗?

  根据公司内部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1-9月欧莱雅中国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高达66%,全年实现了15亿人民币的净销售额,这还是在扣除税收等项目后的数字。你要计算它的利润吗?它是销售额的7%,也就是1个亿。而2004年,盖保罗计划将销售额做到25个亿。

  而如果总部的预期,1997年进入中国的欧莱雅眼下还应该处于投资期。它已经引进了10个品牌,其大众品牌美宝莲的价格底线已经逼近国产品牌。

  问题在于欧莱雅的胃口。“我们其实一直有一个没有对外喊的口号,就是要超过宝洁。”欧莱雅的一位经理透露说。——1988年进入中国的宝洁,旗下光“玉兰油”(OLAY)品牌年销售额已达15亿人民币。更重要的是,自从收购了德国“威娜”后,宝洁已经坚定了向高利润的皮肤护理&化妆品行业全面进攻的决心。

  事实上,此刻业界甚嚣尘上的是关于合资品牌羽西(YUSAI)花落谁家的流言。被公认为最有希望的获胜者正是宝洁。羽西被认为是中低端市场的主要品牌之一。而另一个化妆品巨头雅芳当然也不会袖手旁观,据称它们正在和武汉丝宝集团密谈。

  关键在于小护士背处的市场和它的品牌知名度。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的销售总额可能达到500亿人民币,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而护肤品是化妆品市场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份额占到总化妆品市场的近40%,增长速度飞快 ,2002年,整体市场增长达20%。

  但是欧莱雅一直没有找到进入大众护肤品的切入点。尽管它是全球第一大化妆、护肤品牌,但主要是坐拥中高端产品,全球“没有一个适合的,像小护士这样处于‘塔基’的品牌。”

  收购小护士,意味着盖保罗在中国经营了8年的“金字塔”战略终于大功告成。更重要的是生产基地和渠道。眼下欧莱雅在内地唯一的苏州厂生产能力急待扩大,购买小护士在宜昌的生产线、技术工人和管理者比收购品牌甚至更为重要。发布会上,宜昌的副市长、区长等甚至专门来京出席,可见当地政府对这次购买的重视。

  收购小护士之后,业内人士相信,欧莱雅将极力实现小护士销售渠道与之现有渠道的互补。欧莱雅的渠道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型商场和各类专业卖场。欧莱雅将通过小护士的庞大的销售网络销售自己的大众化妆品“卡尼尔”和“美宝莲”。

  而对小护士青睐有加的另一个原因,或许是出于区域发展的需要。欧莱雅中国总部设在上海,而小护士在深圳,实现并购后,欧莱雅可以更好地发展华南市场,与华东市场实现遥相呼应。利用小护士铺设好的销售网络,欧莱雅将进一步扩大在中低端市场上的份额。

  李志达称,盖保罗保证给小护士提供坚实的研发后盾,并把它推向海外市场。而小护士的其他员工则被欢迎进入欧莱雅工作。

  但欧莱雅很可能是自己动手操作。“全盘接收,暂时维持”是盖保罗就收购对整个中国区员工的说法。但更高层的经理们已经接到密令,着手组建新的小护士营销团队。一个项目小组已进驻深圳。领导者是现任美宝莲和卡尼尔品牌总经理 陆晓明。“短则三个月,长则一年,这些原小护士的人将体面出局。”

  “销售网络自有和非自有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而我们也不认为小护士的营销队伍建设比我们好。事实上,他们的市场行为一直比较程式化。”欧莱雅的一位经理对本刊记者说。

  这是新闻发布会后的一段有意思的对话:

  “你还会涉足护肤品行业吗?”记者提问,李志达望望盖保罗回答:“我再做他会不高兴的。”

  “李要是再做,我也只好回法国老家了。” 盖保罗接着笑说。

  反馈: gelibo@megajo.com 

  原载:《环球企业家》2004年一月

1 2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15篇)
*欧莱雅的进退之道 (2009-11-26, 《新营销》,作者:谢文心)
*卡尼尔之画皮营销 (2008-11-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等)
*欧莱雅的冒险之举 (2006-07-25, 《市场圈》,作者:刘峰)
*欧莱雅“赢”销校园注意力 (2006-06-22, 《成功营销》,作者:夏由)
*欧莱雅中国困局 (2005-06-17,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孔明臣)
*美丽战争:海水与火焰之间--欧莱雅及其对手在中国 (2005-05-2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邬涛)
*欧莱雅:品牌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2004-10-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兵武)
*欧莱雅的习惯性使命 (2004-09-20, 经济观察报,作者:胡怡林)
*欧莱雅的中国攻略 (2004-04-02, 《中外管理》2004年第四期)
*小护士:被并购的智慧 (2004-02-23, 经济观察报,作者:薛彩云)
*卖给欧莱雅的体面理由 (2004-02-18, 经济观察报,作者:卢淳)
*欧莱雅的中国市场竞争策略 (2003-07-0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陈开贵)
*欧莱雅与雅芳殊途同归 (2003-02-24, 《智囊》,作者:陈雅)
*化妆品三巨头高峰论剑--欧莱雅、羽西、自然美的中国策略 (2003-02-13,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波涛)
*欧莱雅的生存秘方 (2002-11-12, 《环球企业家》,作者:张云中)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4-11-23 05: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