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四百余年中药老字号品牌--山西“广誉远”何去何从? 7 上页:四百余年的历炼与沉淀 解放后,在广盛药店的基础上,公私合营成立山西中药厂。作为山西广誉远中药有限公司,它曾是全国十大中药企业之一,1989年,两药最高产量分别达到372万瓶和369.94万盒,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从1984年开始,国家对医药行业实行了全部放开的政策,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各大药厂千方百计调整经营战略,建立全新的营销网络。山西中药厂还是没有重视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还是按部就班地依靠过去的“二级站”老批发渠道销售产品。而这时的二级站连自己也转不动,几年后,被此拖住的贷款达1000多万,当企业意识到老路走不通,才开始组织自己的营销网点,但由种种原因,又被营销网点垫付的资金托住了1000多万元。从1990年起,龟龄集、定坤丹的产量开始大幅度下滑,到1999年,两药的年产量仅为170万瓶,和140万盒,比最高年份减少一半还多。 1994年,山西中药厂领导班子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干预下进行调整,这次人事变动使原本困难的中药厂更是雪上加霜。至1997年底,销售款占用资金高达1760万元,占到当年销售额的70%,按当年的利息算,仅此一项多支付利息就达16727万元。 1997年,企业已经无法运转,水电被停,库房被封,汽车被拍卖,到了破产边缘。对中药厂的改制事在必行,由山西省经久委资产经营公司入股,出资3000万,双方各占50%的股权,并于当年12月29日成立了山西广誉远中药有限公司。但是由于事先的资产评估并不确切,资产经营公司认为上了当,原定的3000万资金仅到位1000万便中止了。后来了山西广誉远中药有限公司再次重组,由山西省晋中市占60%的股份,山西省医药集团占40%的股份,似乎是带来了这个老品牌的一线曙光,但事实再次激碎了广誉远的梦想。 200年12月8日,山西广誉远中药销售有限公司成立,成为独立经营、独立合算的经营实体,销售公司从太谷迁到省城太原。2001年,龟龄集和定坤丹的销量回升到145万瓶和200万盒。但由于客观原因,销售公司在各方面又与中药公司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金子还珍贵的时间在不断流逝,从90年代初,广誉远就开始着它的蹒跚步履,在种种经营的困惑与不安中,勉强维持着销售和运作。而如此珍贵的品牌也开始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数十年的时间里,广誉远也曾多次试图引进新的资本机制和管理营销机制,也曾也以山西芮城亚宝集团(生产宝宝一贴灵而闻名业内)、山西傅山药业(成功运作了络心通等医药品牌)、山西太原民营企业纳税第一大户华宇集团(拥有20多个亿的资产)等等外来资本有过多次的接触,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皆是胎死腹中,企业错失了自我发展及合作投资的诸多机会。而龟龄集和定坤丹这样的优秀品牌也就为时光的流逝日益蒙尘了,“养在深闺人不识”。这时的外部世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仁堂、哈药、三九集团、太太药业、汇仁集团等一大批新老品牌迅速崛起,单就产品销售额来讲,广誉远排进全国前二百位已是无望。 2003年8月25日,西安东盛集团有限公司入主山西广誉远中药有限公司,持有95%的股份……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