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他们的言论改变着市场! 7 上页:火山喷发级 今年(2003年)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名酒回潮,消费者对白酒的消费越来越集中于部分名酒产品身上,我觉得这就是市场对以质量为根基的企业最好的回报。剑南春走的一直是“质量效益型”路子,我觉得剑南春目前的发展情况就是市场对剑南春选择的道路最好的肯定。对于剑南春,市场上一直认为是“一流的品质,二流的价格”,这句话在赞美剑南春品质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剑南春还有一定的提价空间。 ———剑南春集团董事长 乔天明 【酷评】乔老爷子的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的核心是“名酒回潮”,近两年的恶性竞争中,一部分企业已经将资源耗尽无力再斗,而在过度竞争中消费者对于消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强,因此名酒理所当然成为选择的方向。第二层意思的核心是“剑南春”要提价。两层意思对市场的触动都很大。有茅、五、剑的经销商分析,实际上,2003年下半年的价格调整是和名酒回潮同步展开的,两者相辅相成。乔老爷子的话给了名酒经销商信心,也道出了2004年的发展趋势———名酒回潮和价格调整仍然会是今年白酒市场的重要内容。 山葡萄酒不相信眼泪! ———长白山酒业集团总经理 张传海 【酷评】由九个字组成的这句话是在2003年秋季糖酒会上最流行的一句。长白山酒业的张传海是在历经了激情与疲惫之后说出这句话的。在言论的棍棒和标准的制约下,山葡萄酒日益衰败,其中有人们重点攻击的三精一水,也有人们无心打击的正规山葡萄酒产品。张传海这句话的目的是呼吁山葡萄酒企业奋起抗争,重新取得应有的市场地位。2003年下半年,虽然东北的山葡萄酒起色不大,但是广西的山葡萄酒酒却在当地及周边市场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今天的价格战主要是集中在大中城市里进行的,而许多乡、镇、县级市场并不是这样,甚至见不到大品牌。这一方面说明乳品企业的利润还高,一方面是因为以前我们的奶都是社区消费。现在同挤一个渠道,那就是商超,所以避免不了打仗了。 ———伊利总裁 郑俊怀 【酷评】2003年是乳品行业价格战、促销战最激烈的一年,在蒙牛的挑动下,价格战的烽火烧遍全国。买二赠一,买一赠一成为乳品企业互相进攻的利刃。乳业大哥郑俊怀从渠道的角度分析了价格战的不可避免,既然2004年的价格战仍然无法避免,甚至还要升级,还是尽早准备吧。其实,郑大哥这句话也点明了今后的一个方向———开辟农村市场。这让我想起了郑总另外一句话,可以和上面这句结合着来考虑———农村的市场十分广阔,已经出现很好的趋势,伊利现在在一些农村市场就深受农牧民欢迎。 因为传统因素,王朝的产品主要密集分布于江浙沪一带,给日后的发展增加了风险。王朝今后要打造全国的上海市场,虽然不能说全国各个城市的销量、销售额都有上海那么大,但在该市场的占有率要达到领先。 做市场应该多一些逆向思维。2003年,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降价,市场秩序大乱,所以王朝要提价,理顺厂商关系,理顺市场关系。 ———天津王朝葡萄酒公司副总经理 田凤英 【酷评】田总两次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出了上述的两句话,两句话的分量都很重。2003年非典期间及后续的一段时间,王朝公司通过“断货”强行提升终端售价,王朝干红商超售价从34.8元抬升到了36.8元,并且稳定了下来,形成了降价大潮中的一股逆流。2003年后半年,又先后传来了长城、张裕、古井双喜等一些品牌或品种涨价的消息,王朝可谓开了先河。另外,中国葡萄酒业虽然三大品牌并称,但是各个品牌仍然是以一定市场区域为主的,就象王朝,它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江浙沪一带,田总的第一句话透露出王朝公司下一步市场拓展的目标———巩固华东、拓展华南、恢复西南、开发三北。相信,这句话会对2004年几大品牌的市场竞争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1993年到2003年,中国已经从可口可乐的第15大市场上升到6大市场,但是可口可乐的市场影响力主要在中国的城市。可口可乐下一步要由中国的富裕地区扩展到较为贫困的地区,扩展到比较小的城镇和农村地区,直接把便宜的饮料送到那里,那里居住着大量的人口,这对可口可乐是新的挑战。 ———可口可乐东南亚总裁 帕特里克·西沃特(Patrick Siewert) 【酷评】帕特里克的上述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可口可乐正在把福建省选作开发乡镇市场的桥头堡,已经送出去4000多台冰柜,它在农村市场的主打产品以玻瓶可乐为主,每瓶售价1元。这一举动势必影响饮料业的市场格局。 中国啤酒业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过去5年是整合期;现在是分水岭;再前进一步就是形成全国性品牌的时期。在洋啤酒掀起并购热和资本进入的前提下,未来的中国啤酒业将自创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品牌不集中,但产能高度集中的中国模式。 ———百威啤酒大中国区总经理 程业仁 【酷评】关于中国啤酒业要走什么路,向来有两种争论。一种是说要做美国、日本模式,几个大酒厂、大品牌主宰全国市场,一种说走德国模式,全国数百家小酒厂各得其所。程业仁提出了“品牌不集中,产能集中”的中国模式。伴随这近几年的整合工作,一些资本团结了越来越多的产能。有一种估计,到2010年,中国的400多家啤酒厂将整合成100来家啤酒公司,有10余家大集团将垄断中国市场80%的产销量。但是,中国的啤酒市场,区域性消费现象十分突出,即使是现在的青岛、燕京两个全国性品牌,实际控制的区域也十分有限,所以,产能合并了,但总的品牌数量却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