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走进来,走出去 7 上页:第 2 页 对于外来资本来说,它们的经销商分成两种,一种是原有的经销商,比如奇声电子做酒之后,发展了不少奇声电子的经销商来做酒,另外一种就是本行业的传统经销商,这部分商家是外来资本迫切要吸引和打动的对象。因为外行业做酒的现象十分突出,我们下面以酒业为例,来看一下经销商对外行业资本介入糖酒市场的态度和建议。
经销商 对外行业做酒的四种态度
1.对原经销商的吸引力比酒业经销商要大。进入酒业的外来资本,一般是其他行业的成功者,他们有不少传统的合作伙伴,因为合作多年,互相了解,在他们投资酒业之后,原来的经销商中有不少表示出很有兴趣、愿意尝试,但是酒业的经销商却大多不感冒。比如,奇声电子的经销商在得知它生产白酒的消息后,有不少追随它同时经营电子和白酒两种产品,但是白酒商家却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合作的态度不太积极。 2.酒类经销商在与外行业酒合作时变得越来越谨慎。成都华强名酒贸易公司的张强经理说,虽然外行做酒也有一些成功的品牌,比如小糊涂仙和五粮液的一些品牌,但是因为之前互相了解不多,在选择与外行的品牌合作时还是比较谨慎,要询问很多问题,看它是什么样的品牌,前景如何,企业实力如何,详细地了解企业本身的投入情况,还有其他的广告投放预期、市场人员投入情况和企业的经营理念、运作思维等。天津贵川酒业有限公司尹经理表示,我一般不会选择外行做的酒,因为内行对这个行业很熟络,在运营上共识更多,一些观点一点就透,合作起来更顺利一些,而外行则风险相对大一些。 3.“与市场脱节”是商家对外行业做酒的普遍评价。在我们随机联系的十几个经销商中,几乎所有的商家都提到一点———很多外行没有做起来就是因为和市场脱离太严重。山东济南的孙洪宾经理说,“他们(外行业)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市场就是那样的,而不去考虑一些实际的问题,象产品价位啊、前期投入啊、给经销商的措施啊等等问题,我觉得外行做酒在这上面与‘内行’相比还有差距。外行酒品牌的起落非常大,短期内轰轰烈烈,但是衰落下去得也快,而且倒下后能再起来的很少。” 4.“没有框架限制”是经销商认可的外行业做酒的优势。上面说到的都是经销商的“负面”看法,其实,精明的商家对外行业做酒的优势也有清楚的认识。资金实力雄厚、在广告投放上舍得花钱、效率比较高、没有固定的框架限制、比较灵活、有其他领域的成功的经验等是经销商普遍认可的几条。也有几个经销商流露出愿意和外行业酒合作的意思,他们认为,与外行业资本合作,虽然风险大,但是市场一旦轰炸起来,收益肯定要比做传统的酒类产品丰厚。
经销商和营销专家的建议
外行做酒成功的少、失败的多的结果自然被经销商看在眼里,怎么能激发经销商对“外行酒”的信心,联合他们把市场做好呢?我们总结了酒类营销专家和酒类经销商的一些建议。 1.把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外行业做酒的长处是资金实力雄厚,所以要尽可能的把广告投放和前期铺市做到位,让经销商吃个“定心丸”。另外,可以利用公司的实力在售后服务上多做一些努力,比如说物流配送、仓储等方面。总之,要把资金的优势充分利用。 2.尽快从外行变成内行。外行对酒业的认识、对市场形势的判断都与内行有差距,和经销商沟通起来有一些障碍;外行业做酒没有现成经销模式的束缚,能够更加大胆,但是内行则顾虑更多一些。外行业做酒在招商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经营理念、运营思路、企业文化、铺货政策、促销政策、年终返利、开瓶费、进场费、促销品、广告投入等等,都要做好规划,免得被经销商“问住”。另外,提前要做好人员的招聘工作,最起码要招聘一些内行来做大区经理,不要在一些基本问题上闹笑话。也就是说企业可以是外来企业,但具体来操作的人必须得懂行。 3.摒摈弃短期求暴利的心理。外行业做酒大多要求短期见利,这是很危险的。短期内求暴利往往会演变成“设计招商陷阱,套经销商的钱”。做市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做品牌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少外行业介入酒业的时候提出的目标过高,要求经销商首次打款过多,短期内市场启动不起来,商家普遍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严重影响士气。 总之,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聚焦经销商是最基本的营销原则。消除经销商的疑虑,把这些行家拢到自己的身边来,是外行做酒的根本。 原载:《糖烟酒周刊》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