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有了“他+她—”,却没了自己--与汇源性别饮料共勉 7 上页:第 1 页 三、 假如“他+她—”销量不对等,“他”与“她”怎么分家? 汇源的“他+她-”,实际上是两种产品。有了现在“他+她-”的宣传,就等于在把这两种产品同时在进行宣传,公司当然也是希望把这两种产品同时销售出去并取得共同的好成绩。但是这两种产品一则不是互补型产品,一则又不是替代型产品,假如其中一种产品比较好销,而另一种产品不好销的话,那就是否等于两种产品都是失败的产品,这样,是否会出现相当的尴尬—一种产品将另一种产品拉下水的局面?看来,只有两种产品都非常好销并且销售量基本对等的情况下,该“他+她-”才能生存。否则,很难有办法去补救。 四、“他+她—”,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性别区分? 很多公司的产品虽然在实际消费中确实有男女也就是“他、她”之分,但基本上这些公司在实际推广中故意将这种性别差别忽略。很多企业还有这种进行性别区分后带来的尴尬,最有名的案例莫过于万宝路香烟,原来定位于女士香烟,后来却成为了男人嘴上品。这种男女性别之分太过玄妙,即使是大师,估计也难对整体的男女各种习惯和行为进行把握,真的能对“他她”的各种习惯和行为能进行较好把握的话,估计这人肯定能解决人类所有争端了!他不是上帝,肯定能成为人类的主宰!所以,即使男人喜欢这类型汽车,女人喜欢那种汽车,但没有什么汽车公司将某一产品定位为“女性车”,在中国,有多少女性开着吉普车却英姿飒爽?又有多少男人骑着小摩托车在大街上招摇?所以,很多公司会将产品消费者传达进行中性化,而不会煞费苦心地将其刻意清晰分开。 有的时候,模糊化可能会更好,谁愿意让自己的产品刻意地把一些可能的消费者排除在外呢? 五、现在推广“他+她—”是否为时过早,“他+她—”产品的推出是否是推广的错位?女士啤酒的失败能否借鉴? 其实,在食品饮料行业,无论是国内以及国外,其实都有过很多类似的失败的借鉴。如国内很多年以前就出过“女士啤酒”,没有人认为出女士啤酒是一个错误的产品销售方向,应该是找到了满足女性消费者专有的啤酒消费需求,但是到今为止,女士啤酒不但没有发展,反而已很难寻觅其踪影。 在中国,已经逐渐迈入个性化消费时代,但让这种代表个性的消费首先以大众消费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进行大规模生产,进行大面积消费者的覆盖,取得大面积的推广,并取得广面的效益,估计还是没有多少社会基础。 同时,这也是一种明显的错位:又想个性化,具针对性,但又想共性化,获得大面积的收获,这,可能吗? 总结: 饮料是一种非常实在的产品,它需要人们用自己的身心去品评,去接受,而不仅仅是在他们面前虚晃一招,然后就说“它的概念很好,你接受它吧”式的来吸引他们,让他们进行心甘情愿的消费。我们可以去找一个饮料产品的卖点,但不是将一个炒作点去当卖点。 同时,我觉得,对于一个新产品,还是老老实实按照营销书里所写的营销原则,进行切实可行的市场调查、进行市场细分,再进行定位,这样,可能离成功会更近一些。 饮料行业营销,不需要概念。 产品推广,不能只有概念。 谭长春,曾担任可口可乐产品经理,十年快速消费品营销和管理经验。先后砺练于四大第一外资饮料和啤酒类品牌。多家企业的专业营销咨询顾问和管理咨询顾问。电子邮件: t13910184418@soh.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