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推“蓝色风车”服务品牌,嘉陵能否宝刀不老? 7 上页:认识自我 经过读者踊跃投票和专家认真评审,由本刊举办的2003年中国摩托车行业十大代表性事件已经出炉,“嘉陵摩托:品牌价值冲上33亿元”成为其中一大代表性事件。这样的评选结果来自全国消费者代表和专家的认可和审核,具有广泛性和专业性。对于2004年的嘉陵来说,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推荐理由或许更能说明嘉陵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嘉陵,摩托车行业会更加落寞。”在相当一段时期,嘉陵甚至是中国摩托车的代名词,其广泛的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使之成为中国摩托车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作为行业的领头羊,嘉陵理所当然被推到了中国摩托车舞台的最中央,备受关注。 这样的好日子一直持续到1998年。到1999年、2000年时,嘉陵痛失行业第一的王冠。但嘉陵仍在暗自努力。2001年、2002年,嘉陵再度收回并卫冕王位。此时的嘉陵受到媒体的追捧,一些譬如“嘉陵蝉联行业第一”的消息满天飞。而这样的王冠,似乎已经失去了昔日的王者之气。果然,在2003年,大长江和钱江抢占行业前两位。此时的位次下降,正是嘉陵的现实写照。 事实证明,在真正进入市场竞争的阶段后,嘉陵的传统市场受到侵袭,蚕食。即使曾经创造过历史性辉煌的品牌光芒,也似乎在失去作用和效果,许多消费者对嘉陵的心理认可与购买行为成为两条界限鲜明、甚至背道而驰的平行线。与此相伴的是,越来越多的新品牌不断地变换着花样,撩拨着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好奇心,新鲜感与年轻的冲动使他们放弃了对嘉陵的传统选择,而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价格主导的消费心理,驱使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一些闻所未闻的新品牌。 有进必有退。民营企业的非常崛起和步步进逼,抵消了嘉陵等国有企业的一些传统力量。尤其是市场的完全放开,使市场由满足消费者向争夺消费者转变。灵活的机制,使民营企业更能主动暗合消费心理和趋势,在充分竞争的市场里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同时,国外如日本本田、雅马哈、铃木等携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在国内市场上攻城拔寨,抢占市场。而在体制束缚下的嘉陵已经处于劣势,与国内民营企业相比,缺乏应变市场的灵活机动性,与国外相比,缺乏竞争的综合实力,因此也只能被动地参与市场游戏。一升一降,对比明显。实际上,此时的嘉陵左右受困、前后受敌。 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谁能否认嘉陵品牌的含金量,它依然是中国摩托车业的一杆旗帜。而从另外的角度看,如果不是嘉陵品牌的广泛知名度和认可度,嘉陵要在广告投入极少、而主要对手纷纷投入大手笔且竞争更加白热化的情况下,保持行业第三名的位置,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嘉陵的品牌辐射力不能到达的海外市场,同在重庆的其它几家民营企业却远远走在了前面。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嘉陵的领先局限在品牌辐射范围内。国内外市场的对比,更能说明嘉陵品牌影响力和作用力对销售的巨大贡献。 尽管如此,嘉陵的金字招牌仍然价值不菲。更有说服力的是来自海外的战略投资者对中国嘉陵的信心。重仓握有中国嘉陵的哈里系继续坚定地增资介入。除哈里实业、哈里投资、道里投资、哈里基金四支嫡系部队和连兴电子、新阳菜场等机构外,又新增了铁力证券这一生力军。 中国嘉陵的品牌价值,在此得到充分体现,而这也是嘉陵最大的一笔财富。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