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基础管理背后的文化
7 上页:第 1 页 评价标准,就是照章办事 按制度办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在制度是死的,而要约束的是具有七情六欲的鲜活的人,而监管者也同样是人,而且与被监管者有着各种各样的组织关系;同时监管者也有水平能力问题,因而做到公正客观按制度办事,确实不容易。但是如果做不到,业务、服务、管理三大标准就有可能形同虚设,企业文化的基础将受到根本性冲击。 “监督”监管者的要害 监管者的监管能力和智慧以及监管过程中职业道德素养等问题也应有人监管,关键是要形成组织制衡体系。 当然,监管涉及到最敏感的话题是对上司如何监管。为什么许多民营企业有“四随”特征?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内部对老板没有任何约束,老板有了随意、随性、随机、随时处理企业事务的“四随”特征,因而企业文化也就打上了这“四随”的特征。 上司和老板应该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尽管你是上司,你是老板,但你只要是组织成员,你就具备了这四种角色,即管理者、被管理者、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这四种角色都要准确把握:你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那你首先是一名出色的被管理者;你想成为一名出色的领导者,那你首先是一名出色的被领导者。不这样,上司、老板的“四随”当中的任何一“随”都有可能将企业长期坚持下来的一项很好的流程和制度给破坏掉。水渠、水管被破坏掉了,水自然是漫流,而不再是简单的跑冒滴漏了。上司和老板的权力及影响力越大,其“四随”的破坏性就越强。上司越线一尺,到下面可能越线一丈,到最基层可能是十丈。须知,正面的好习惯是长期约束和坚持下来的,负面的坏作风是心领神会、无师自通的,所以上司和老板应积极遵守流程、制度,接受监管。 如何操作“技术防范”背后的文化? 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企业安全防范更多地体现在技术防范层面,因此从企业文化操作的角度来看,技术防范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局域网和互联网的应用兴起,越来越多的业务流程、服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包括监管流程,大多都植入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因此,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安全问题便显得越来越突出,掌握核心计算机程序及应用者的专业水平及职业操守直接关系到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及正常运营。而且,外部病毒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无论内外因素的作用,都有可能改变计算机系统的运营程序,改变正常的业务流程。因此,技术防范尤其显得重要。 技术防范越来越普及于日常管理 技术防范的另一层含义,是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日常工作岗位进行防范,过去看来难以防范的东西,会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变得非常容易和非常有效。 比如:员工离职、调岗时工作档案交接的安全防范,在没有计算机网络之前,离职交接工作都是非常棘手的一件事。如果有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完全可以把每一岗位的工作档案电子化后,存入每一个人的电子档案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平时的每一份重要工作档案都可以通过电子日记的方式写入电子档案包里面,然后设计一套员工离职程序。员工在离职时,如果电子文档的文件齐全,计算机便自动打印出离职申请书,并伴随打印出一套交接记录单;不全的话,只能打印档案交接目录单,不能打印离职申请书。也就是说,谁要想离职,请提前做准备,把所有管理的物化的文档和重要的电子文件都准备齐全,自己先试运行一下。离职申请书都是对应编号的,不然离职申请书便不能打印出来,相关岗位的责任人便无法签字,当然离职便无从谈起。所以,交接双方,交的人是积极主动的,只有交方积极主动,方能交接得明明白白。不然像传统的交接工作,由于交接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如果交的一方不主动,接的一方无论如何积极主动,也很难交接清楚。所以,技术防范应首先从改变业务流程的内容入手,把复杂被动的工作变得简单主动,而且交接双方的责任一清二楚。 所以业务流程的改变,才是最根本的改变。这再一次印证了:业务流程是整个企业文化的核心基础。 评价标准,就是能否提高管理效率 许多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进行技术防范时常犯以下错误,比如:许多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设计业务程序时往往把防范作为第一,如假定顾客是骗子,假定合作商户不诚信,假定员工都是坏人,是损害公司利益者。计算机网络系统本来是用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基于“防”字的结果就会使之变得非常复杂,运营成本相当高,失去了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意义。安全防范虽然必要,但不能作为设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第一标准。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标准,应该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业务操作效率,使业务流程更趋于简洁高效,使管理工作效率更高。所以,提高效率应该是第一位的,防范是第二位。□ 未完待续 景素奇先生,北京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长期从事物理企业和虚拟企业的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意识流、主流商品和必需商品、扩张性市场和萎缩性市场的经营理论观点,以及同步管理、 非我为中心管理的管理理论观点,对商业零售、商业地产、电子商务、旅游、金融保险、经营管理、领导艺术、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思维、人文运动、语言文字、文学等诸多领域均有研究,目前已在各类媒体发表各种专业文论300余篇,千余家网站长期转载其文章,并在媒体开办有多种专栏,经常到大学、社会、企业讲课咨询。联系电话:01082659228,电子邮件: jingsuqi@vip.sin.com 第 1 2 页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