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例不虚发”的飞刀--十年营销感悟 7 上页:第 1 页 3.交叉签审制,抑制腐败。 企业广告宣传物资制作中是否有回扣等问题,一直是“说不清楚”的事情。浪费点钱是小事,动摇军心、转移大家的兴奋点、耽误市场才是大事。于是,我提出给予全公司员工以采购建议权,并“交叉签审”。与上年相比,制作同等数量、质量的物资,不仅节省开支30多万元,也使制作经办人走出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境地,避免了误解,大家的兴奋点一致地转移到市场上,士气空前提高。销售部不少人以前一直对“我们在前方赚钱、他们在后方吃钱”不满,这次也表示,他们第一次有了“企业主人”的感觉。 本还想在采购系统推行“交叉签审制”,但没有来得及。 业绩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地出现了。 后来,公司的衰落也非常迅速。 衰落的原因还是“心”。 1.投资者的“算计”心。一帮财务背景的“职业经理人”进入公司后,整天以“货款安全问题”、“送奶工游资问题”(我离任前送奶工收入有的已高达每月数万元)等观念影响老板,老板陆陆续续推出了一系列“算计”送奶工的政策。对经营层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认为业绩的取得是市场的自然成长的结果;功劳是老板的。甚至请“信息技术专家”设计出能预测出未来一至几年内每天销售量的“数学模型”,实际上是不承认营销系统对销售业绩的作用。 2.经营管理层的不平衡心。当那些“本来该拿着几百元一个月到建筑工地干活”的农民兄弟在经营管理层的领导、指导下取得巨大业绩,能靠不太繁重的体力劳动送奶而每月挣到三四千、五六千甚至上万时,当企业老板一年能收回投资几倍、年收入几十乃至百倍于管理层时,手拿一二千、二三千一月的中高层干部们坐不住了。有人“关心”老板的收入来源,对“一部分人新富起来”不满;老板公开表示了“可以关心”她的收入,表示自信她的收入合理合法,但并没有理解管理层心态的变化。有人“告诫”(应该带有威胁成分吧?)老板:“人才的价值是要回归的,老板个人魅力是不能代替经济回报的”。 各种“短期行为”相继出笼。如:开发出销量大(个人提成多)、公司亏损多的产品;广告物资吃回扣;采购吃回扣;巧立名目向送奶工索取“贡品”,如想方设法地设计生日、小孩生日、搬家等聚会来聚收受送奶工的“礼品”;常常借口送奶工“服务不好”而调整送奶工的地盘,不肯“进贡”的送奶工被调到客户分散、收益少的地盘,“进贡”多的送奶工则被安排到客户密集、送货容易、收入多的“肥水区”。 由于TY公司是公认的营销水平最高的企业,它的最基层的业务员如促销主管、县乡级主管,跳槽到伊利光明等规模更大的大公司、奶其乐等大型合资企业,也能成为大区经理、营销副总,人才开始“逆淘汰”:不该走的走了、不该留的留了、不该来的来了。TY也获得了成都乳品行业的“黄埔军校”的“美名”。 3.送奶工心态变化。送奶工对公司开始怀疑公司“患了红眼病”,担心公司“过河拆桥”。客户资料不再全部上交;开始准备“脚踏两只船”。如,让家人到其他乳业送奶,以便于自己客户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对公司的促销活动“配合性投入”开始慎重,先假设“是否又在算计我”然后“小心求证”;甚至把促销品当垃圾卖掉。 由于TY公司是公认的营销水平最高的企业,送奶工的营销理念也超过其他企业原有的总经理、副总经理之类,所以,外面的世界对他们可能更精彩。倒戈现象终于象瘟疫般蔓延起来。 我离开之前的最后一年,作为营销负责人,我却不想谈营销,不想做营销战略或战术的培训;因为最需解决的问题已经是人力资源而非营销问题;于是在企业报刊上连续10个月发文警示“企业人力资源出事了”,并最后做了“心”的讲座,企图扭转局面。但人心向背已变,大势已去。 之后,公司领导层进一步把兴奋点转移到人际关系、内部控制,经营策略则退回到“推销型企业”轨道,企业没有了优势,就逐渐萎缩了。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